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下图,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

组别

c(HCl)(mol/L)

温度(℃)

状态

1

2.0

25

块状

2

2.5

30

块状

3

2.5

50

块状

4

2.5

30

粉末状

A.4-3-2-1                         B.1-2-3-4

C.3-4-2-1                          D.1-2-4-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许多硫的含氧酸盐在医药、化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
(1)重晶石(BaSO4)常做胃肠道造影剂.已知:常温下,Ksp(BaSO4)=1.1×10-10.向BaSO4悬浊液中加入硫酸,当溶液的pH=2时,溶液中c(Ba2+)=
 

(2)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6H2O]常做分析剂.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四种稀溶液:
a.(NH42Fe(SO42 b.NH4HSO4 c.(NH42SO4 d.(NH42SO3
其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选项字母);
(3)过二硫酸钾(K2S2O8)常做强氧化剂,Na2S2O3常做还原剂.
①K2S2O8溶液与酸性MnSO4溶液混合,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观察到溶液变为紫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样品中K2S2O8的含量可用碘量法测定.操作步骤为称取0.3000g样品于碘量瓶中,加50mL水溶解;加入4.000g KI固体(稍过量),振荡使其充分反应;加入适量醋酸溶液酸化,以
 
为指示剂,用0.1000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已知:I2+2S2O32-═2I-+S4O62-).重复2次,测得平均消耗标准液21.00mL.该样品中K2S2O8的质量分数为(杂质不参加反应)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纯净的过氧化钙(CaO2)难溶于水、乙醇,常温下较为稳定。CaO2·8H2O在0℃时稳定,加热至130℃时逐渐变为无水CaO2。在实验室可用钙盐制取CaO2·8H2O,再经脱水制得CaO2。其制备过程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用上述方法制取CaO2·8H2O的化学方程式是_▲_

⑵测定产品中CaO2的含量的实验步骤是(己知:I2+2S2O32=2I+S4O62):

第一步:准确称取a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bgKI品体,再滴入适量2mol·L-1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

第二步: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第三步:逐滴加入浓度为cmol·L-1的Na2S2O3溶液至反应完全,消耗Na2S2O3溶液VmL。

①第三步反应完全时的现象为 ▲ 

②产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 ▲ (用字母表示);

③某同学经实验测得产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偏高,造成偏高的原因是(测定过程中由操作产生的误差忽略不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Ⅱ)硫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硫酸为原料来制备硫酸铜。

⑴工业上生产硫酸过程中,焙烧硫铁矿时产生的废渣是一种二次资源。

①为了从废渣中磁选获得品位合格的铁精矿,高温下利用CO使弱磁性Fe2O3转化为强磁性Fe3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_;实验发现:CO太多或太少都会导致磁铁矿产率降低,原因是 ▲ 

②氯化焙烧工艺是将废渣用氯化钙水溶液调和、成球、高温焙烧,废渣中SiO2与CaCl2等在高温下反应放出HCl,HCl与金属氧化物等反应生成氯化物。反应生成的各金属氯化物以气态形式逸出,进而回收有色金属和回返氯化钙溶液。写出氯化焙烧工艺中生成HCl的化学方程式 ▲ 

⑵测定硫酸铜品体中结品水含量的实验步骤为:

步骤1:准确称量一个洁净、干燥的坩埚;

步骤2: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晶体试样研细后,放入坩埚中称重

步骤3:将盛有试样的坩埚加热,待晶体变成白色粉末时,停止加热;

步骤4:将步骤3中的坩埚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步骤5: ▲ 

步骤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铜晶体试样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请完成实验步骤5。

(3)已知硫酸铜晶体受热可以逐步失去结晶水,温度升高还可以分解生成铜的氧化物。取25.0gCuSO4·5H2O晶体均匀受热,缓慢升温至1200℃并恒温1小时,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剩余固体的质量/原始固体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110℃时所得固体的成分为 ▲ ;在1200℃并恒温1小时,反应所得气态产物除去水后,物质的量为 ▲ 。(填字母)

A.0mol  B.0.1mol    C.0.125mol  D.大于0.12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纯净的过氧化钙(CaO2)难溶于水、乙醇,常温下较为稳定。CaO2·8H2O在0℃时稳定,加热至130℃时逐渐变为无水CaO2。在实验室可用钙盐制取CaO2·8H2O,再经脱水制得CaO2。其制备过程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用上述方法制取CaO2·8H2O的化学方程式是_▲_

⑵测定产品中CaO2的含量的实验步骤是(己知:I2+2S2O32=2I+S4O62):

第一步:准确称取a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bgKI品体,再滴入适量2mol·L-1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

第二步: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第三步:逐滴加入浓度为cmol·L-1的Na2S2O3溶液至反应完全,消耗Na2S2O3溶液VmL。

①第三步反应完全时的现象为 ▲ 

②产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 ▲ (用字母表示);

③某同学经实验测得产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偏高,造成偏高的原因是(测定过程中由操作产生的误差忽略不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Ⅱ)硫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硫酸为原料来制备硫酸铜。

⑴工业上生产硫酸过程中,焙烧硫铁矿时产生的废渣是一种二次资源。

①为了从废渣中磁选获得品位合格的铁精矿,高温下利用CO使弱磁性Fe2O3转化为强磁性Fe3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_;实验发现:CO太多或太少都会导致磁铁矿产率降低,原因是 ▲ 

②氯化焙烧工艺是将废渣用氯化钙水溶液调和、成球、高温焙烧,废渣中SiO2与CaCl2等在高温下反应放出HCl,HCl与金属氧化物等反应生成氯化物。反应生成的各金属氯化物以气态形式逸出,进而回收有色金属和回返氯化钙溶液。写出氯化焙烧工艺中生成HCl的化学方程式 ▲ 

⑵测定硫酸铜品体中结品水含量的实验步骤为:

步骤1:准确称量一个洁净、干燥的坩埚;

步骤2: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晶体试样研细后,放入坩埚中称重

步骤3:将盛有试样的坩埚加热,待晶体变成白色粉末时,停止加热;

步骤4:将步骤3中的坩埚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步骤5: ▲ 

步骤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铜晶体试样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请完成实验步骤5。

(3)已知硫酸铜晶体受热可以逐步失去结晶水,温度升高还可以分解生成铜的氧化物。取25.0gCuSO4·5H2O晶体均匀受热,缓慢升温至1200℃并恒温1小时,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剩余固体的质量/原始固体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110℃时所得固体的成分为 ▲ ;在1200℃并恒温1小时,反应所得气态产物除去水后,物质的量为 ▲ 。(填字母)

A.0mol                  B.0.1mol        C.0.125mol      D.大于0.12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许多硫的含氧酸盐在医药、化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

(1))重晶石(BaS04)常作胃肠道造影剂。

已知:常温下,Ksp(BaSO4)=1.1×10-10,向BaSO4悬浊液中加入硫酸,当溶液的pH=2时, 溶液中 c(Ba2+)=          

(2)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6H20]常作分析剂。

①检验晶体中含有NH4+的方法为_______。

②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四种稀溶液:

a.(NH4)2Fe(SO4)2     b.NH4HSO4    c.(NH4)2SO4    d.(NH4)2SO3

其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选项字母)。

(3)过二硫酸钾(K2S2O8)常作强氧化剂,Na2S2O3常作还原剂。

①K2S2O8溶液与酸性MnSO4溶液混合,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观察到溶液变为紫色,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用铂作电极,电解H2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可以制备K2S2O8,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__电解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将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产品中K2S2O8的含量可用碘量法测定。操作步骤为:称取0.3g产品于碘量瓶中,加50 mL水溶解;加入4.000 g KI固体(稍过量),振荡使其充分反应;加入适量醋酸溶液酸化,以______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已知:I2+2S2O32=2I+S4O62)。重复2次,测得平均消耗标准液21.00mL。该产品中K2S2O8的质量分数为(杂质不参加反应)                                                                       (列式并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2011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模拟试卷(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实验题

Ⅰ)纯净的过氧化钙(CaO2)难溶于水、乙醇,常温下较为稳定。CaO2·8H2O在0℃时稳定,加热至130℃时逐渐变为无水CaO2。在实验室可用钙盐制取CaO2·8H2O,再经脱水制得CaO2。其制备过程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用上述方法制取CaO2·8H2O的化学方程式是_▲_

⑵测定产品中CaO2的含量的实验步骤是(己知:I2+2S2O32=2I+S4O62):

第一步:准确称取a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bgKI品体,再滴入适量2mol·L-1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

第二步: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第三步:逐滴加入浓度为cmol·L-1的Na2S2O3溶液至反应完全,消耗Na2S2O3溶液VmL。

①第三步反应完全时的现象为 ▲ 

②产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 ▲ (用字母表示);

③某同学经实验测得产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偏高,造成偏高的原因是(测定过程中由操作产生的误差忽略不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Ⅱ)硫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硫酸为原料来制备硫酸铜。

⑴工业上生产硫酸过程中,焙烧硫铁矿时产生的废渣是一种二次资源。

①为了从废渣中磁选获得品位合格的铁精矿,高温下利用CO使弱磁性Fe2O3转化为强磁性Fe3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_;实验发现:CO太多或太少都会导致磁铁矿产率降低,原因是 ▲ 

②氯化焙烧工艺是将废渣用氯化钙水溶液调和、成球、高温焙烧,废渣中SiO2与CaCl2等在高温下反应放出HCl,HCl与金属氧化物等反应生成氯化物。反应生成的各金属氯化物以气态形式逸出,进而回收有色金属和回返氯化钙溶液。写出氯化焙烧工艺中生成HCl的化学方程式 ▲ 

⑵测定硫酸铜品体中结品水含量的实验步骤为:

步骤1:准确称量一个洁净、干燥的坩埚;

步骤2: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晶体试样研细后,放入坩埚中称重

步骤3:将盛有试样的坩埚加热,待晶体变成白色粉末时,停止加热;

步骤4:将步骤3中的坩埚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步骤5: ▲ 

步骤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铜晶体试样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请完成实验步骤5。

(3)已知硫酸铜晶体受热可以逐步失去结晶水,温度升高还可以分解生成铜的氧化物。取25.0gCuSO4·5H2O晶体均匀受热,缓慢升温至1200℃并恒温1小时,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剩余固体的质量/原始固体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110℃时所得固体的成分为 ▲ ;在1200℃并恒温1小时,反应所得气态产物除去水后,物质的量为 ▲ 。(填字母)

A.0mol                  B.0.1mol        C.0.125mol      D.大于0.12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