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Na2SO3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5SO32-+6H++2MnO4-=5SO42-+2Mn2++3H2O

B.铵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C.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Ca2++2HCO3-+2OH-=BaCO3↓+CO32-十2H2O

D.弱酸尼泊金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高三上月考三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向结合的可充电电池。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图2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水得到了循环使用

B.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0.56LO2(标准状况下)

C.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

D.图2中电子从c极流向d极,提供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如图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 )

A.反应①②③④⑤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还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⑤说明该条件下铝可用于制熔点较高的金属

C.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1

D.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高三上月考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芳香族化合物G与互为同分异构体,G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则G可能的结构有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高三上月考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

B.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

C.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Fe和S

D.图中涉及到的反应之一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黑龙江牡丹江高级中学高三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结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滴定时,眼睛应始终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滴定实验都需要指示剂

C.酸碱中和滴定之前,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即可,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D.用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时要先将试纸润湿

E.滴定管经蒸馏水洗净后,直接注入标准液,将使测得的待测液浓度偏高

F.用广泛pH试纸测量H2SO4溶液的pH时,测得pH=3.2

G.测定酸碱滴定曲线:开始时测试和记录的间隔可稍小些,滴定至终点附近则要大些

(2)NaHSO3溶液显 性,原因 (用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说明),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序

(3)t℃时,水的离子积KW=1×10-13,pH=11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稀硫酸b L混合(混合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

(4)已知PbI2的Ksp=7.0×10-9,将7.5×10-3mol/L的KI与一定浓度的Pb(NO3)2溶液按2∶1体积比混合,则生成PbI2沉淀所需Pb(NO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填序号)。

A.8.4×10-4 B.5.6×10-4 C.4.2×10-4 D.2.8×1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黑龙江牡丹江高级中学高三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中学常见元素X,其转化关系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为硝酸,X为金属元素,则甲与丙反应可生成乙

B.若乙为NaHCO3,则丙一定是CO2

C.若A为NaOH溶液,X为短周期的金属元素,则乙一定为白色沉淀

D.若A为金属单质,乙的水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则甲可能为非金属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黑龙江牡丹江高级中学高三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二氧化硫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原电池工作时负极质量一定减少

C.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氢气

D.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有下列四个图像:

下列反应中全部符合上述图像的反应是

A.N2(g)+3H2(g)2NH3(g)ΔH1<0

B.2SO3(g)2SO2(g)+O2(g)ΔH2>0

C.4NH3(g)+5O2(g)4NO(g)+6H2O(g)ΔH3<0

D.H2(g)+CO(g)C(s)+H2O(g)ΔH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