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各有机物在不同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还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

  A.  B.  C.  D.

 


考点: 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 含有卤原子、酯基等有机物可以发生水解;含有卤原子、羟基等有机物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注意与羟基(或卤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应含有H原子;含有羟基、羧基的有机物可以发生酯化反应,据此结合选项解答.

解答: 解:A.分子中含有氯原子可以发生水解反应,与Cl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H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含有羧基﹣COOH,可以发生酯化反应,故A错误;

B.含有羟基,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含有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含有羟基、羧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错误;

C.含有羟基,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含有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含有酯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故C正确;

D.分子中含有氯原子可以发生水解反应,与Cl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有H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不能发生酯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难度不大,掌握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面对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甲醇作为一种较好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已知在常温常压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CO(g)+2H2(g)⇌CH3OH(g)△H1=﹣90kJ•mol﹣1

②CO(g)+H2O(g)⇌CO2(g)+H2(g)△H2=﹣41kJ•mol﹣1

写出由二氧化碳、氢气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容积为V L的容器中充入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平衡时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p1 小于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a mol CO与2a mol 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平衡常数 

(3)已知在T℃时,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K=0.32,在该温度下,已知c(CO)=1mol•L﹣1,c(H2O)=1mol•L﹣1,某时刻经测定CO的转化率为10%,则该反应没有(填“已经”或“没有”)达到平衡,原因是Qc  K,此时刻v v(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组成为C7H16的烷烃有九种,其中仅能由一种单烯烃加氢而制得的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A、B、C、D四种元素,其中A元素和B元素的原子都有1个未成对电子,A+ 比B少一个电子层,B原子得一个电子填入3p轨道后,3p轨道已充满;C原子的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D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其最高价氧化物中含D的质量分数为40%,且其核内质子数等子中子数.R是由A、D两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中A+与D2﹣离子数之比为2:1.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形成的晶体内晶胞类型应属于 (填写“六方”、“面心立方”或“体心立方”)堆积,空间利用率为  

(2)C3﹣的电子排布式为  ,在CB3分子中C元素原子的原子轨道发生的是杂化,CB3分子的VSEPR模型为  

(3)C的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何  

(4)D元素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关系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B、D两元素形成的单质的氧化性强弱:  

(5)如图所示是R形成的晶体的晶胞,该晶胞与CaF2晶胞结构相似,设晶体密度是 ρg•cm﹣3.试计算R晶体中A+和D2﹣最短的距离  .(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只写出计算式,不用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烷烃的系统命名中,不正确的是(  )

  A. 2,3﹣二甲基戊烷 B. 3﹣甲基﹣2﹣乙基己烷

  C. 3,3﹣二甲基戊烷 D. 2﹣甲基丁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有机物的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能与NaOH发生反应,但不能与盐酸反应

  B. 能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C. 能发生加成反应

  D. 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甲、乙两种物质:

(1)乙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不包括苯环).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如图1所示的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其中反应I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Ⅱ的条件是  ,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需注明反应条件).

(3)下列物质不能与乙反应的是  (选填序号).a.金属钠   b.溴水  c.碳酸钠溶液   d.乙酸

(4)乙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任写其中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a.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b.遇FeCl3溶液显示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溶液中除了H+、OH以外,还含有大量的Mg2+、Fe3+、Cl,且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6,下列有关该溶液判断正确的是(  )

  A. 向该溶液中加入KI溶液后,原有的5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

  B. 向该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

  C. 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只发生置换反应

  D. 若溶液中c (Cl)=0.6mol/L,则该溶液的pH=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一M具有消炎杀菌作用,M的结构如右所示:HOHOO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

B.1 mol M最多能与2 mol Br2发生反应

C.M与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C9H4O5Na4

D.1 mol M与足量NaHCO3反应能生成2 mol 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