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1?闵行区二模)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分析:A.汞为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汞挥发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汞可与硫反应生成HgS;
B.钠着火时生成过氧化钠,而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则不能使用二氧化碳来扑灭金属钠着火;
C.硫可以和热碱溶液发生歧化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硫化物;
D.显碱性的物质都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解答:解:A.硫与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HgS,生成的硫化汞(HgS)为固体,所以用硫粉覆盖撒落在地面的汞,可防止汞重金属挥发,使人体蛋白质发生变性,造成危害,故A正确;
B.钠着火时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2Na2O2+2CO2=2Na2CO3+O2,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用二氧化碳扑灭金属钠引起的火灾使火灾更大,故B错误;
C.试管内壁的硫用热碱溶液洗,硫可以和热碱溶液发生歧化反应3S+6OH- 
  △  
.
 
2S2-+SO32-+3H2O,生成可溶于水的硫化物,故C正确;
D.氨气为碱性气体,显碱性的物质都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已收集满氨气,所以能用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是否集满,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的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掌握硫、钠、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闵行区二模)下列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预期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闵行区二模)利用化学原理可以对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渣等进行有效检测与合理处理.
(1)染料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的NO2?,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入铝粉除去(加热处理后的废水,会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除去NO2?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OH-+NO2-+2H2O=2AlO2-+NH3?H2O
2Al+OH-+NO2-+2H2O=2AlO2-+NH3?H2O

(2)某工厂对制革工业污泥中Cr3+回收与再利用工艺如下(硫酸浸取液中金属离子主要是Cr3+,其次是Fe2+、Fe3+、Al3+、Ca2+、Mg2+):

部分阳离子常温下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表:
阳离子 Fe3+ Fe2+ Mg2+ Al3+ Cu2+ Cr3+
开始沉淀时的pH 1.9 7.0 -- -- 4.7 --
沉淀完全时的pH 3.2 9.0 11.1 8 6.7 9 (>9溶解)
①实验室用18.4mol/L的浓硫酸配制250mL 4.8mol/L的硫酸溶液,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吸量管(一种能精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外,还需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增加浸取时间、不断搅拌混合物、滤渣多次浸取等
增加浸取时间、不断搅拌混合物、滤渣多次浸取等
(答2点).
③加入H2O2的作用是
将Fe2+氧化成Fe3+,将Cr3+转变成较高价态的铬,以便于与杂质离子分离
将Fe2+氧化成Fe3+,将Cr3+转变成较高价态的铬,以便于与杂质离子分离

④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为:Mn++nNaR→MRn+nNa+,被交换的杂质离子是
Ca2+、Mg2+
Ca2+、Mg2+
(选填:Fe3+、Al3+、Ca2+、Mg2+).
(3)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常用FeCl3.腐蚀铜板后的混合溶液中,若Cu2+、Fe3+和Fe2+的浓度均为0.10mol/L,请参照上表给出的数据和提供的试剂(可能用到的试剂:Cl2、浓H2SO4、NaOH溶液、CuO、Cu),简述除去CuCl2溶液中Fe3+和Fe2+的实验步骤①
通入足量氯气将Fe2+氧化成Fe3+
通入足量氯气将Fe2+氧化成Fe3+
;②
加入CuO调节溶液的pH至[3.2,4.7)
加入CuO调节溶液的pH至[3.2,4.7)
;③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闵行区二模)大胆、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下列在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闵行区二模)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北发生了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核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中,大量存在一种叫做“碘-131”的放射性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