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 MnO2+4HCl(浓)
  △  
.
 
MnCl2+Cl2↑+2H2O反应中,
(1)
 
是氧化剂.若生成142g Cl2,则消耗的HCl是
 
mol.
(2)被氧化的HCl与参加反应的HCl物质的量之比是
 

(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MnO2+4HCl(浓)
  △  
.
 
MnCl2+Cl2↑+2H2O.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1)该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部分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根据氯气和氯化氢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2)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和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3)氧化物、单质和弱电解质写化学式;
(4)该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部分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转移电子数为2.
解答: 解:(1)该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部分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MnO2是氧化剂,氯气的物质的量=
142g
71g/mol
=2mol,生成氯气和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所以消耗HCl的物质的量=4×2mol=4mol,故答案为:MnO2;8;
(2)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和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答案为:1:2;
(3)氧化物、单质和弱电解质写化学式,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浓)
  △  
.
 
Mn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2Cl-(浓)
  △  
.
 
Mn2++Cl2↑+2H2O;
(4)化合价升高的Cl元素失2mol电子,化合价降低的Mn元素得到2mol电子,电子转移情况为:,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难点是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关2L 0.1mol?L-1的K2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K+的物质的量为0.1mol
B、倒出1 L溶液后,浓度变为原来的
1
2
C、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D、含有0.2mol K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平衡指的是两个相反方向的变化最后所处的运动状态;在平衡时,两种变化仍在继续进行,但是它们的速率相等;根据变化的性质可分为物理平衡和化学平衡,中学阶段涉及的平衡有可逆反应的平衡、酸碱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及沉淀-溶解平衡等等.
(1)现有容积为1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向其中加入2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后发生如下反应:A(g)+B(g)?C(g)△H=“-“a kJ?mol-1,20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1mol C气体,放出热量Q1kJ.回答下列问题.
①计算20s内B气体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
 

②保持容器温度和容积不变,若改为向其中加入1molC气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Q2kJ,则Q1与Q2的相互关系正确的是
 
(填字母).
(A)Q1+Q2=a   (B) Q1+2Q2<2a   (C)Q1+2Q2>2a   (D)Q1+Q2<a
③在原平衡基础上,保持容器温度和容积不变,向容器中再通入bmolA气体(b>0)时,v(正)
 
v(逆)(填“>”、“<”或“=”),重新达平衡后,C气体的平衡体积分数φ(C)=
1
3
,则b=
 

(2)常温下,将VmL、0.1000mol?L-1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20.00mL、0.1000mol?L-1醋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①如果溶液pH=7,此时V的取值
 
20.00(填“>”、“<”或“=”),而溶液中c(Na+)、c(CH3COO-)、c(H+)、c(OH-)的大小关系为
 

②如果V=40.00,则此时溶液中c(OH-)-c(H+)-c(CH3COOH)=
 
mol?L-1
(3)①某温度(t℃)时,测得0.01mol?L-1的NaOH溶液的pH=11.在此温度下,将pH=2的H2SO4溶液VaL与pH=12的NaOH溶液V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Va:Vb=
 

②在25℃时,将cmol?L-1的醋酸溶液与0.02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刚好呈中性,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电离常数Ka=
 

(4)与水的离子积Kw=C(H+)?C(OH-)相似,CuS饱和溶液中也有离了积KSP=C(Cu2+)?C(S2-).
已知t℃时CuS的离子积KSP=9.0×10-36,又已知t℃时H2S饱和溶液中C(H+)2?C(S2-)=1.0×10-22,
①写出CuS沉淀溶解平衡的表达式
 

②现将适量CuS放入H2S饱和溶液中,要使C(Cu2+)达到0.01mol?L-1时,应使该溶液的C(H+)达到
 
.由此说明CuS在一般酸中
 
溶解.(填“能”或“不能”)
③PbSO4难溶于水却可溶于醋酸溶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醋酸铅可溶于水          B.醋酸铅是弱电解质
C.醋酸铅在水中形成电离平衡时的c(Pb2+)小于PbSO4的溶解平衡的c(Pb2+
D.因醋酸是弱酸,故反应可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X、Y、Z、W四种元素,已知:(1)它们都是短周期元素,X和Z在同一周期;在常温下W元素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2)它们可以组成:X2Z、ZY2、ZY3 化合物;(3)ZY3与水化合生成一种强酸,此强酸与X2Z反应可生成一种气体A.根据以上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1)X、Y、Z、W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依次为:
 

(2)画出 z2-的结构示意图:
 

(3)用电子式表示 X2Z 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气体A的形成过程:
 

(4)ZY3与水化合生成的强酸与X2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A和W元素的单质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6)w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得到一种稀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Ⅰ:C(s)+O2(g)═CO2(g)
途径Ⅱ:先制水煤气:C(s)+H2O(g)═CO(g)+H2(g)
燃烧水煤气:2CO(g)+O2(g)═2CO2(g);
2H2(g)+O2(g)═2H2O(g)
已知:①C(s)+O2(g)═CO2(g);△H1=-393.5kJ?mol-1
②H2(g)+
1
2
O2(g)═H2O(g);△H2=-241.8kJ?mol-1
③CO(g)+
1
2
O2(g)═CO2(g);△H3=-283.0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g)+H2O(g)═H2(g)+CO2(g)是
 
(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2)根据盖斯定律,煤和气态水生成水煤气的反应热△H=
 

(3)根据两种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途径Ⅱ制水煤气时增加能耗,故途径II的做法不可取
B.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D.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后,便于通过管道进行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位素是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填序号)
①O2和O3 ②氕和氚  ③C2H2和C4H6 ④CH3CH2OH和CH3OCH3  
   ⑦CH3CH2CH2CH3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下列物质:①熔融氯化钠  ②盐酸  ③纯醋酸(CH3COOH)  ④碳酸钙 ⑤酒精 ⑥二氧化碳 ⑦硫酸氢钠固体⑧铜 ⑨碳酸氢钠固体 ⑩氢氧化钡溶液,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用序号填空)
(2)写出物质③和⑨在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将物质⑦配制成溶液,逐滴滴入⑩中至Ba2+恰好沉淀完全,写出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Ⅰ:从①渗析、②聚沉、③丁达尔效应 ④凝胶、⑤布朗运动、⑥电泳.中选出适当的序号填入下列每小题后面的空格中:(注意:填序号)
(1)用半透膜把制取的Fe(OH)3胶体中生成的氯化钠分离的方法叫做
 

(2)在肥皂水中透过强光,可见到光带,这种现象称为
 

(3)在Fe(OH)3胶体中加入(NH42SO4,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叫做
 

(4)在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小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应用的主要原理是
 

Ⅱ: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H2S)的质量比为
 
;  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体积比为
 
,其中含有的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若二者氢原子数相等,它们的体积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关于X、Y、Z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三种元素的单质跟氢气反应时,X单质最剧烈
B、由氢、氧和Z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C、ZO2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Z单质
D、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