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胶头滴管常用来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举出两种主要用途)。下列是几种使用胶头滴管的实验。回答:

(1)用胶头滴管向盛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使用要领是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将吸有少量液溴的胶头滴管伸入盛苯的试管中滴加溴,然后将滴管插入原试剂瓶,其后果是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为观察到Fe(OH)2的颜色和状态,将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插入FeSO4溶液中滴加,完毕后,他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滴加少量液体反应物  ②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的定容

(1)胶头滴管尖嘴悬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

(2)可能将苯带入盛液溴的试剂瓶中污染药品

(3)不能将胶头滴管插入原来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中,并迅速洗净

解析:(1)胶头滴管主要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如滴加少量的液体反应物、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的定容等。在使用胶头滴管时,应使胶头滴管的尖嘴悬于试管口上方0.5 cm处,垂直滴加。(2)若将胶头滴管伸入盛有苯的试管中滴加溴时,会使胶头滴管沾有苯,放回试剂瓶会污染试剂溴。(3)做完实验后的胶头滴管会沾有FeSO4溶液,不能将胶头滴管插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中,并迅速洗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红桥区二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不纯的氧化铝(杂质为Fe2O3)为原料,设计了冶炼铝的以下工艺流程(部分反应产物没有标出):

(1)试剂X的化学式为
NaOH
NaOH
,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是
Al2O3+2OH-═2AlO2-+H2O
Al2O3+2OH-═2AlO2-+H2O

实验室配制480mL 1mol?L-1 X的溶液必须用到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试剂瓶、胶头滴管外,还有
500mL容量瓶
500mL容量瓶
.常用来可以标定所配X的溶液浓度是否准确的实验名称是
中和滴定
中和滴定

(2)按照方案设计,试剂Z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以生成沉淀b[Fe(OH)3].从实际工业的角度,你认为方案
方案一
方案一
更合理,理由是
步骤少,操作简单
步骤少,操作简单

(3)已知N为氨气,实验室中还可以用下图装置制取氨气并进行氨气喷泉实验.

①仪器A的名称是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装置中A口部和B口部之间联通导气管的作用是
平衡分液漏斗内外压强,防止分液漏斗堵塞
平衡分液漏斗内外压强,防止分液漏斗堵塞

②若用此装置制备N气,若A中盛有浓氨水,则B装置中的固体试剂不可以选用下列的
C
C
(填字母序号).
A.生石灰    B.烧碱    C.胆矾    D.碱石灰
(4)若D中事先滴入少量酚酞,则C中液体呈
色,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NH3+H2O?NH3?H2O?NH4++OH-
NH3+H2O?NH3?H2O?NH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图Ⅰ为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D
D

A. SO2和H2O    B.CO2和NaOH溶液   C.NH3和H2O   D.NO和H2O
(2)在图Ⅱ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后,能产生喷泉的是
B
B

A.Cu与稀硫酸   B.Cu与稀硝酸    C.Al与浓硫酸  D.Fe与浓硝酸
(3)比较图Ⅰ和图Ⅱ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Ⅰ是
减小
减小
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图Ⅱ是
增大
增大
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填“增大”或“减小”).
(4)某学生积极思考喷泉原理的应用,设计了如图Ⅲ所示的装置.
①如果关闭活塞c,打开活塞a、b,再挤压胶头滴管.则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HCl气体进入到盛有NH3的集气瓶,产生大量的白烟
HCl气体进入到盛有NH3的集气瓶,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在①操作的基础上,打开活塞c,产生的现象是
①②两烧瓶同时产生喷泉
①②两烧瓶同时产生喷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下列仪器中: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量筒;⑦燃烧匙.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①③⑤
①③⑤
,其中根据物质沸点不同来分离物质的仪器是
.(用序号填写)
(2)今欲用NaOH固体配制500mL 0.2mol/L的NaOH溶液.根据题意填空:
A.配制该溶液应选用
500
500
 mL容量瓶.
B.用托盘天平称取
4.0
4.0
 g固体NaOH.
C.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至500mL的大烧杯中,倒入约250mL蒸馏水,用
玻璃棒
玻璃棒
搅拌至完全溶解.待冷却至室温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转移至容量瓶.
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每次洗涤的溶液都注入容量瓶,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和均匀.
E.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离刻度线约1-2厘米时,改用
胶头滴管
胶头滴管
 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摇匀.如果加水时液面超过刻度线,将使配得的溶液浓度
偏低
偏低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F.配制好的溶液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长期存放在容量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