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物质常温下呈液态的是

A.甲烷B.乙烯C.乙炔D.

【答案】D

【解析】

碳原子数目小于等于4的烃,常温下为气态,所以甲烷、乙烯、乙炔常温下都是气态,A、B、C项错误;苯常温下为液态,D项正确,答案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吸热放热”)

3某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符合下式:3c(CO2c(H2)5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

4830 ℃时,向容器中充入1 mol CO5 mol H2O,反应达到平衡后,其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1.0(大于”“小于等于”)

5830 ℃时,容器中的反应已达到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容器的体积。平衡____移动(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

61 200 ℃时,在某时刻平衡体系中CO2H2COH2O的浓度分别为2 mol·L12 mol·L14 mol·L14 mol·L1,则此时上述反应的平衡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不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反应PCl5(g)PCl3(g)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s

0

50

150

250

350

n(PCl3)/ mol

0

0.16

0.19

0.20

0.20

A.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1,则反应的△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0.20mol PCl30.20molCl2,达到平衡前v()v()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 PCl3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常工业上监测SO2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的化学反应原理是SO2+ H2O2+ BaCl2= BaSO4↓+ 2HC1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1 molBaCl2中所含离子总数约为0.3 NA

B. 25℃时,pH=lHC1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约为0.1 NA

C. 标准状况下,17gH2O2中所含电子总数约为9 NA

D. 生成2.33gBaSO4沉淀时,吸收SO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约为0.22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不能用铝热法制备的金属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部分短周期中第二、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原子半径(nm)

0.186

0.160

0.152

0.153

0.110

0.099

0.075

0.074

主要化合价

+1

+2

+1

+3

+5、
﹣3

+7、
﹣1

+5、
﹣3

﹣2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它们的元素名称:①
(2)⑧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周期、族)
(3)8个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
(4)①元素和⑥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5)写出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⑥的氢化物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字母). A.③、④处于不同周期
B.②的阳离子与⑧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C.⑥在同主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
D.⑤元素与⑦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8
E.①与⑧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做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④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D.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1)实验目的:研究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A~D)


(3)写出实验①和④对应化学方程式 实验①
实验④
(4)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Na+、Cu2+、ClO、Cl

B. 0.1 mol·L-1 Na2CO3溶液:K、AlO、Cl、SO42-

C. 0.1 mol·L-1 (NH4)2Fe(SO4)2溶液中:H+、Al3+、Cl、NO

D. KW/c(H)=0.1 mol·L-1的溶液中:Ca2+、NH4+、CH3COO、H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无色溶液中含有Mg2+Al3+Fe3+Cu2+NH4+Na+中的一种或几种,取100mL该溶液,向其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产生的沉淀随着NaOH体积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溶液中一定不含Fe3+Cu2+

B.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Mg2+Al3+NH4+,且三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

C. 所加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D. a点到b点,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