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根据有关概念回答下列问题:
(1)稀硫酸 (2)液氨 (3)氨水 (4)铝条 (5)熔融氯化钠 (6)石墨 (7)氢氧化钡溶液 (8)二氧化硫 (9)水 (10)熔融Na2O (11)稀盐酸 (12)乙醇
判断上述物质:能够导电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
(1)(3)(4)(5)(6)(7)(9)(10)(11);(5)(9)(10);(2)(8)(1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首先提出电负性的概念.电负性(用X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16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
元素 H Li Be B C N O F
电负性 2.1 1.0 1.5 2.0 2.5 3.0 3.5 4.0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K
电负性 0.9 1.2 1.5 1.7 2.1 2.3 3.0 0.8
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预测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应为
F
F
;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
0.8
0.8
<X<
1
1

(2)根据表中的所给数据分析,同主族内的不同元素X的值变化
自上而下电负性降低,
自上而下电负性降低,
;  简述元素电负性X的大小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之间的关系
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小
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小
.  
(3)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为
共价键
共价键
,其理由是
AlCl3中两电负性之差为1.5,Br元素的电负性小于Cl元素电负性,AlBr3中两电负性之差小于1.5
AlCl3中两电负性之差为1.5,Br元素的电负性小于Cl元素电负性,AlBr3中两电负性之差小于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比较温室效应气体对全球增温现象的影响,科学家以CO2为相对标准,引入了“温室效应指数”的概念(如下表).
物质 大气中的含量
(体积百分比)
温室效应
指数
CO2 0.03 1
H2O 1 0.1
CH4 2×10-4 30
N2O4 3×10-5 160
O3 4×10-6 2000
CCl2F2 4.8×10-8 25000
回答下列问题:
(1)6种气体中,温室效应指数最大的物质属于
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
(选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2)在水分子中,O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4
4

(3)N2O4分子结构式为,分子为平面结构.N2O4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2
sp2
,在N2O4分子的结构式上,将你认为是配位键的共价键上加上箭头

(4)O3具有吸收紫外光的功能.
①根据等电子原理,判断O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折线形
折线形

②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399kJ?mol-1.根据下表有关蛋白质分子中重要化学键的信息,说明人体长时间照射紫外光后皮肤易受伤害的原因:
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大于蛋白质分子中C-C、C-N和C-S的键能,使这些化学键发生断裂,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
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大于蛋白质分子中C-C、C-N和C-S的键能,使这些化学键发生断裂,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

共价键 C-C C-N C-S
键能/kJ?mol-1 347 305 25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2分)为比较温室效应气体对全球增温现象的影响,科学家以CO2为相对标准,引入了“温室效应指数”的概念(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⑴6种气体中,温室效应指数最大的物质属于  ▲  (选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⑵在水分子中,O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 

⑶N2O4分子结构式为,分子为平面结构。N2O4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在N2O4分子的结构式上,将你认为是配位键的共价键上加上箭头  ▲ 

⑷O3具有吸收紫外光的功能。

①根据等电子原理,判断O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 

②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399 kJ·mol-1。根据下表有关蛋白质分子中重要化学键的信息,说明人体长时间照射紫外光后皮肤易受伤害的原因:  ▲ 

共价键

C-C

C-N

C-S

键能/ kJ·mol-1

347

305

25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2分)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人们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可以公开为环境友好化学。它的核心内涵是在反应过程中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产生有害物质。这就是说,绿色化学的着眼点是使污染消灭在生产的源头,从根本上消除污染。1995年,美用总统克林顿首次设立“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目的是鼓励、促进化学家们设计、改进化学产品和化工生产过程,使其对环境更加友好,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更大的提高。为此,美国斯坦福大学Barry Trost教授提出了绿色化学下的原子经济的概念。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是全部反应物的原子嵌入期望的最终产物中,不产生任何废弃物,这时的原子经济百分数便是100%。原子经济百分数的计算公式为:

例如:Claisen分子重排反应:

反应过程中只是改变了分子内部部分原子的连接方式,所有的反应物的原子全部并入最终产物中,所以这是一个100%的原子经济反应。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面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填编号,下同)。

①绿色化学和环境化学都是研究环境保护和治理的

②绿色化学不是被动的治理环境,而是主动地防止环境污染

③绿色化学保护了环境,而且也能给有关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2.硝酸工业的尾气中主要含NO、NO2气体。下列关于它们的危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①形成酸雨    ②破坏臭氧层    ③NO能刺激呼吸道    ④NO2能跟血红蛋白作用生成二氧化氮血红蛋白而引起中毒    ⑤NO、NO2在空气中形成褐色或黄色的毒性很大的烟雾。

工厂里常采用NaOH溶液吸收NO、NO2,使其转化为化工产品NaNO2,请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这一处理方法是否符合绿色化学概念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其原子经济百分数为         

3.有人采用下面两种方法制取Cu (NO3)2

①方法一:2Cu+O22CuO    CuO+2HNO3=Cu(NO3)2+H2O

②方法二;3Cu+8HNO3=3Cu(NO3)2+2NO↑+4H2O

其中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有人将3中反应②产生的NO收集到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并在常温下将其压缩到1.01×107 Pa,然后加热至50℃时,发现气体的压力迅速下降。当温度恢复到常温,压强降至略小于1.01×107 Pa的2/3时,就不再改变。已知此过程中有一种产物是N2O。请写出生成N2O的反应方程式:                                          

解释最后的气体压强略小于1.01×107 Pa的2/3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