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0?上海)某课外活动小组加热炭粉(过量)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再用下图装置,对获得的铜粉(含炭)样品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测定铜粉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测定铜粉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二)实验用品:仪器:天平、分液漏斗、锥形瓶、硬玻璃管、干燥管、酒精灯、洗气瓶等
药品:红褐色铜粉(含炭)样品、过氧化钠、碱石灰、水、浓硫酸等
(三)实验内容:
实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在C中加入样品标本W克,D中装入药品后并称量为m1克.连接好仪器后,检查气密性
B、E中有气泡产生
B、E中有气泡产生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打开A的活塞,慢慢滴加溶液.
C中的红褐色粉末变成黑色
C中的红褐色粉末变成黑色
2Cu+O2
  △  
.
 
2CuO C+O2
  △  
.
 
CO2
2Cu+O2
  △  
.
 
2CuO C+O2
  △  
.
 
CO2
对C进行加热.当C中药品充分反应后.关闭A的活塞.停止加热:
冷却后,称量D的质量为m2克.
(四)计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W-(m2-m1
12
44
W
W-(m2-m1
12
44
W
(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五)问题和讨论:
实验完成后,老师评议说:按上述实验设计,即使C中反应完全、D中吸收完全,也不会得出正确的结果.经讨论,有同学提出在B与C之间加入一个装置.再次实验后,得到了较正确的结果.那么,原来实验所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水蒸气通过C后被D中碱石灰吸收
水蒸气通过C后被D中碱石灰吸收
,在B与C之间加入的装置可以是
洗气瓶
洗气瓶
,其中盛放的药品是
浓硫酸(或干燥管 碱石灰)
浓硫酸(或干燥管 碱石灰)
分析:(一)运用实验内容、计算分析实验目的解答;
(三)打开A的上塞、活塞,慢慢滴加溶液,这一步运用氧气氧化上一步生成的铜粉中的铜,B装置是为了制取氧气解答;对C进行加热,当C中药品充分反应后,关闭A的活塞,停止加热,这时发生的反应是铜和氧气反应,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解答;
(4)运用C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被D吸收了所以D实验前后增加的质量即是铜粉中的碳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运用这个反应求出铜粉中碳粉的质量然后即可求出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5)B中制得的氧气中往往含有水蒸气,水蒸气被D吸收,这样测得的D增重的质量就不仅仅是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还有水蒸气误认为都是二氧化碳测出的碳的质量会比实际大,测出的铜的质量就会小.然后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二氧化碳解答.
解答:解:(一)根据计算的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所以实验目的是:测定铜粉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测定铜粉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三)B中装的是二氧化锰、A中是双氧水,所以打开A的上塞、活塞,慢慢滴加溶液,B装置是制取氧气的装置发生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迅速产生氧气,C中加热发生以下两个反应:铜和氧气生成氧化铜,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B、E中有气泡产生                    2H2O2
 MnO2 
.
 
2H2O+O2
C中的红褐色粉末变成黑色 2Cu+O2
  △  
.
 
2CuO  C+O2
  △  
.
 
CO2
(4)C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被D吸收了所以D实验前后增加的质量即是铜粉中的碳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设样品中碳的质量为x
C+O2
 点燃 
.
 
CO2
12       44
x     (m2-m1
12×(m2-m1)=44x
解得:x=
12(m2-m1)
44

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W-(m2-m1)
12
44
W
=
W-(m2-m1
12
44
W

故答案为:=
W-(m2-m1
12
44
W

(5)B中制得的氧气中往往含有水蒸气,水蒸气被D吸收,这样测得的D增重的质量就不仅仅是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还有水蒸气误认为都是二氧化碳测出的碳的质量会比实际大,测出的铜的质量就会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水蒸气通过C后被D中碱石灰吸收;洗气瓶;浓硫酸(或干燥管 碱石灰).
点评:本题从铜和氧气反应和碳和氧气的反应入手考查了实验探究铜粉中铜的质量分数,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操作能力.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0?上海)某烃A,相对分子质量为140,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0.857.A分子中有两个碳原子不与氢原子直接相连.A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只生成G,G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已知:
试写出:
(1)A的分子式
C10H20
C10H20

(2)化合物A和G的结构简式:A
,G

(3)与G同类的同分异构体(含G)可能有
4
4
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0?上海)某天然碱(纯净物)可看作由CO2和NaOH反应后的产物所组成.称取天然碱样品四份,溶于水后,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溶液30mL,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如表:
盐酸液的体积(mL) 30 30 30 30
样品(g) 3.32 4.15 5.81 7.47
二氧化碳的体积(mL) 672 840 896 672
(1)由第Ⅰ组数据中的CO2体积与样品质量之比,可以推测用2.49g样品进行同样的实验时,产生CO2
504
504
mL(标准状况).
(2)另取3.32g天然碱样品于300℃加热分解至完全(300℃时NaCO3不分解),产生CO2112mL(标准状况)和水0.45g,计算并确定该天然碱的化学式.
(3)已知Na2CO3和HCL(aq)的反应分下列两步进行:
Na2CO3+HCL→NaCL+NaHCO3
Na2CO3+HCL→NaCL+CO2↑+H2O
(4)依据上表所列数据以及天然碱的化学式,讨论并确定上述实验中CO2(标准状况)体积V(mL)与样品质量W(g)之间的关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013

(2000·上海)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  ]

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

C.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

D.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00·上海)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1. A.
    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2. B.
    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
  3. C.
    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
  4. D.
    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