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探究新制氯水成分及性质的实验中,依据下列方法和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方法

现象

结论

A

观察氯水颜色

氯水呈黄绿色

氯水中含Cl2

B

向饱和Na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

有无色气体产生

氯水中含HClO

C

向红色纸条上滴加氯水

红色纸条褪色

氯水具有漂白性

D

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

溶液变成棕黄色

氯水具有氧化性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溶液中存在平衡 Cl2 + H2O HCl + HClO ,只有氯气有颜色为黄绿色,氯水中含有氯气而呈浅黄绿色,溶液中HCl与硝酸银反应产生AgCl白色沉淀,而溶液呈酸性,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溶液中氯气、HCO都强氧化性,都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而使溶液变为棕黄色,以此解答该题。

A.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氯水呈浅黄绿色,是因为氯水中含有氯气,A正确;

B.向饱和 Na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是因为碳酸氢根离子与氯水中的氢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错误;

C.红色纸条褪色,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C正确;

D.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成棕黄色,是因为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说明氯水具有氧化性,D正确;

答案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 4NH3+5O2 = 4NO+6H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 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

A.v(O2)= v(NH3)B.v(H2O)= v(O2)C.v(H2O)= v(NH3)D.v(NO)= v(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测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图中尚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屑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和热为57.3kJ·mol-1)

(4)该同学每次分别取0.50mol·L-1 50mL NaOH溶液和0.50mol·L-1 30mL硫酸进行实验,通过多次实验测定中和热ΔH=-53.5kJ·mol-1,与57.3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的温度

(5)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环形玻璃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

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

C.用0.5mol·L-1 NaOH溶液分别与0.5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

D.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

(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偏大偏小无影响”)

(7))你认为CH3COOH的中和热与HCl的中和热数值相比,________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若三次平行操作测得数据中起始时盐酸与烧碱溶液平均温度相同,而终止温度与起始温度差t2t1分别为①2.2 ℃ ②2.4 ℃ ③3.4 ℃,则最终代入计算式的温差均值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用化学符号回答有关问题:

主族

周期

A

A

A

A

A

A

A

0

1

2

3

1)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

2)②、⑧、⑨、⑩四种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

3)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微粒是___,写出该元素的单质分别与⑥、⑩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元素③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该氢化物与元素⑩的氢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5)用电子式分别写出元素⑨与元素②、⑥形成化合物过程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H是合成抗炎药洛索洛芬钠的关键中间体,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H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

(2)反应的反应条件为____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

(4)反应除生成H外,还生成了另一种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

(5)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种。

I.能发生银镜反应 Ⅱ.苯环上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Ⅲ.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

(6)仿照H的合成路线,设计一种由B合成的合成路线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除去粗盐中的杂质 CaCl2MgCl2 Na2SO4,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除去 Mg2+的主要反应: Mg2++ 2OH-=Mg(OH)2

B. 试剂①一定不是Na2CO3溶液

C. 检验 SO42-是否除净:取少量滤液,加稀盐酸酸化,再加 BaCl2 溶液

D. 滤液加稀盐酸时只发生反应:H+ +OH-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据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N2O5

B.可用排水法收集NONO2气体

C.NO2→NO,无须另加还原剂也可实现

D.NH3→N2,从理论上看,NH3可与NO2反应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氧化性,向含溶质溶液中通入,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的还原性强弱:

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

C.时,反应后的离子浓度:22

D.时,发生的离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pC类似pH,是指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如某溶液溶质的浓度为1×10-3mol/L,则该溶液中溶质的pC=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任何电解质的稀溶液中,pC(H+)pC(OH-)

B.0.01mol/LCaCl2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滴加过程中pC(Ca2+)逐渐增大

C.0.01mol/LBaCl2溶液中,pC(Cl-)2pC(Ba2+)

D.0.01mol/L的盐酸滴定某浓度的NaOH溶液,NaOH溶液的pC(OH-)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