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烷分子呈正四面体形结构可推知一氯甲烷分子也呈正四面体形结构
B.在甲烷的四种氯的取代物中,只有四氯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C.由甲烷(CH4)的氯代物有4种,可推知乙烷(结构式为)的氯代物有6种
D.由于CH4是易燃易爆的气体,所以点燃CH4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分析 A.甲烷分子呈正四面体形结构,一氯甲烷分子中C-H、C-Cl键长不等,呈三角锥型结构;
B.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
C.甲烷中只存在一种化学环境的H,故其有四种氯代物,乙烷除一氯代物外,二氯代物就存在同分异构体,多个氯原子可能在同一个碳上;
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四个键完全相同,一氯甲烷分子,三个C-H键完全相同,但与C-Cl不同,所以呈三角锥型结构,故A错误;
B.甲烷分子呈正四面体形结构,四个C-H键完全相同,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四氯甲烷四个C-Cl键完全相同,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C-H键与C-Cl不同,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故B正确;
C.甲烷有四种氯代物,乙烷中由于取代1个H后,剩余5个H原子分为两种不同的H,故二氯代物就出现同分异构体,多个氯原子可能在同一个碳上或不同的碳上,乙烷的氯代物大于6种,故C错误;
D.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所以点燃CH4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掌握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下面是一种线型高分子的一部分:

由此分析,这种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至少有5种,它们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今有A、B两种原子,B原子的电子总数比A原子的电子总数的两倍多一个,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  )
A.Si和AlB.N和PC.F和ClD.C和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将100mL 0.1mol/L K2CO3溶液与pH=13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要使其滤液的pH=7,应加入1mol/L盐酸的体积为(  )
A.10mLB.20mLC.40mLD.6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已知拆开1mol H2,1mol O2中的化学键需要消耗的能量分别为436kJ、496kJ,形成1mol H-O键释放的能量为463kJ,试说明2mol H2(g)在适量O2中燃烧生成水蒸气的能量变化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学生利用如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1)回答下列问题:所用铁粉中若有杂质,欲除去不纯铁粉中混有的铝粉可以选用的试剂为B(填序号)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   D.FeCl3溶液
此步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2)反应发生后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4H2O$\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D装置的作用:除去H2中的水蒸气.
(3)该小组学生把B中反应后的产物加入足量的盐酸,过滤,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
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步骤I中通入Cl2的作用Cl2+2Fe2+═2Fe3++2Cl-
②为了检验某未知溶液是否是FeCl2溶液,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加以证明.向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氯气,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现红色,证明该未知溶液是FeCl2溶液.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氯酸镁[Mg(ClO32]常用作催熟剂、除草剂等,实验室制备少量Mg(ClO32•6H2O的流程如图1:

已知:①卤块主要成分为MgCl2•6H2O,含有MgSO4、FeCl2等杂质.
②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1)加速卤块在KMnO4溶液中溶解的措施有:将卤块粉碎或加热等(写出一点即可).
(2)加入MgO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使Fe3+沉淀完全;过滤后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BaSO4和Fe(OH)3
(3)加入NaClO3饱和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ClO3=Mg(ClO32+2NaCl↓,再进一步制
Mg(ClO32•6H2O晶体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加热蒸发;②趁热过滤;③冷却结晶;④过滤洗涤.
产品中Mg(ClO32•6H2O含量的测定:
步骤1:准确称量3.50g产品配成100mL溶液.
步骤2:取10.00mL试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mL稀硫酸和20.00mL 1.000mol/L的FeSO4溶液,微热.
步骤3:冷却至室温,用0.100mol/L K2Cr2O7溶液滴定剩余的Fe2+至终点.
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步骤4:将步骤2、3重复两次
(4)①写出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3-+6Fe2++6H+→6Fe3++Cl-+3H2O;
②步骤3中若滴定前不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将会导致最终结果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若平均消耗K2Cr2O7溶液15.00mL,则产品中Mg(ClO32•6H2O的质量分数为78.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已知NaAlO2+HCl+H2O=Al(OH)3↓+NaCl,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Ⅰ步的分离操作的名称是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2)根据上述框图反应关系,写出下列B、C、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BAl2O3;CAl2O3和Fe2O3;EK2SO4和(NH42SO4
(3)写出①的离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将11.2g铁粉投入40ml较浓的HNO3中,完全反应时收集到NO和NO2混合气体1792ml(标准状况),还残留5.6g固体.则原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3.5mol/lB.4.5mol/lC.7.0mol/lD.9.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