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离子组是                                 (   )

  A.K、Mg2、Cl、MnO4          B.Na、Cu2、CO32、NO3

  C.K、Na、SO32、Cl            D.Na、Mg2、Cl、SO4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工业制硫酸时,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一个关键的步骤.
(1)某温度下,SO2(g)+
12
O2(g)?SO3(g);△H=-98kJ?mol-1.开始时在10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0mol SO2(g)和10.0molO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共放出热量196kJ,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3.33
3.33

(2)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达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2、O2、SO3气体平衡浓度都比原来增大的是
AD
AD
(填字母).
A.保持温度和容器不变,充入2molSO3
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2molN2
C.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SO3
D.移动活塞压缩气体
E.升高温度
(3)下列关于2SO2(g)+O2(g)?2SO3(g)反应的图象中,不正确的是
C
C


(4)同学们学习了电化学知识后大家提出,可以用电解的方法来生产硫酸,可避免产生酸雨,污染环境.于是大家设计了一个以铂为电极,两极分别通入SO2和空气,酸性电解液来实现电解生产硫酸.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为
SO2+2H2O-2e-=SO42-+4H+
SO2+2H2O-2e-=SO42-+4H+

②若电解液为2L 0.025mol?L-1的硫酸溶液,当电解过程共转移了0.1mol电子时,理论上消耗SO2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为
1.12L
1.12L
,此溶液的pH=
1
1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③设计此实验的想法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肯定,但与工业上生产硫酸相比还是有很多不足,请对此实验进行合理的评价
耗费大量的电能,不经济,产率低,不能大规模生成
耗费大量的电能,不经济,产率低,不能大规模生成
(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硫酸具有以下A~F的性质:A.酸性 B.高沸点难挥发 C.吸水性 D.脱水性 E.强氧化性 F.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1)浓硫酸与铜共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实验中往往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可见浓硫酸在该实验中表现了哪些性质:____________。(浓硫酸性质用A、B、C、D、E、F填空,下同)

(2)实验证明铜不能在低温下与O2反应,也不能与稀H2SO4共热发生反应,但工业上却是将废铜屑倒入热的稀H2SO4中并通入空气来制备CuSO4溶液。铜屑在此状态下被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在该反应中表现了哪些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过氧化氢跟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片,常温下就生成蓝色溶液。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与(2)中反应比较反应条件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蔗糖晶体中滴2~3滴水,再滴入适量的浓硫酸。发现加水处立即变黑,黑色区不断扩大,最后变成一块疏松的焦炭,并伴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写出产生有刺激气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浓硫酸表现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制备CuSO4溶液采用实验(2)的原理而没有采用实验(1)和(3)的原理,是因为(1)和(3)有某些缺点,请你列举(1)和(3)分别有哪此缺点:实验(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共16分)
Ⅰ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C中应加入      ,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       的方法除去;
(4)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避免溴大量挥发,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
Ⅱ.已知烯烃与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芳香烃。如:

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可用于合成应用广泛的DAP树脂单体和双酚等有机物,具有重要的工业用途。
(1)写出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丙烯在乙酸作用下与O2反应生成有机物A,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6.25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碳60%、氧32%。A的分子式为             
(3)丙烯与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D、E、F等多种芳香烃。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是研究有机物结构的重要方法,根据下列数据,画出D、E的结构。
D:元素组成:C89.94%、H10.06%;1H核磁共振有5个信号。
E:元素组成:C88.82%、H11.18%;1H核磁共振有3个信号。
F:元素组成:C88.82%、H11.18%;1H核磁共振有4个信号。
D:                。 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届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共16分)

Ⅰ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C中应加入      ,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       的方法除去;

(4)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避免溴大量挥发,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

Ⅱ.已知烯烃与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芳香烃。如:

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可用于合成应用广泛的DAP树脂单体和双酚等有机物,具有重要的工业用途。

(1)写出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丙烯在乙酸作用下与O2反应生成有机物A,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6.25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碳60%、氧32%。A的分子式为             

(3)丙烯与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D、E、F等多种芳香烃。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是研究有机物结构的重要方法,根据下列数据,画出D、E的结构。

D:元素组成:C89.94%、H10.06%;1H核磁共振有5个信号。

E:元素组成:C88.82%、H11.18%;1H核磁共振有3个信号。

F:元素组成:C88.82%、H11.18%;1H核磁共振有4个信号。

D:                。 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上海模拟题 题型:实验题

氨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铵态氮肥、有机氮肥(如尿素),还用于制造硝酸。学生甲和乙欲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
请回答:
(1)用硫酸铵与消石灰共热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进行氨气喷泉实验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
(3)学生甲和学生乙在相同环境下同时分别进行氨气喷泉的实验,学生甲实验时,水涌入烧瓶中占烧瓶体积的4/5,学生乙实验时,水涌入烧瓶中却只占烧瓶体积的1/5,假设烧瓶内液体没有溢散,他们制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比是___________。
(4)氨气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为了探究在催化剂存在时氨气能否被空气氧化,他们合作进行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实验时,先加热到三氧化二铬红热,并鼓入空气。停止加热后再继续鼓入空气,三氧化二铬保持红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整个实验过程中,不会生成的物质是______。
A. N2 B.NO2 C.HNO3 D.NH4NO3
(5)将NH3通过灼热的CuO后得到红色物质Cu。
甲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Cu中可能含有Cu2O。
已知: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的稳定性比Cu2+差(2Cu+Cu+Cu2+)。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