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0.5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mol Na+,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分析:0.5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mol Na+,钠离子浓度为1mol/L,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A、钠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根据c=
n
V
计算判断.
B、钠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判断.
C、该溶液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根据n=cV计算氯化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氯化钠质量.
D、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1mol/L,根据n=cV计算钠离子的物质的量.
解答:解:A、钠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所以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5mol
0.5L
=1mol/L,故A正确;
B、钠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所以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mol,质量为0.5mol×58.5g/mol=29.25g
,故B错误;
C、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配制100mL该溶液需用5.85gNaCl质量为0.1L×1mol/L×58.5g/mol=5.85g,故C正确;
D、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1mol/L,100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L×1mol/L=0.1mol,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与理解,比较基础,注意公式的灵活运用与基础知识的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合成氨反应是“将空气变成面包”的反应,如果没有合成氨反应,地球将无法养活现在这么多的人.已知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H=-92.4kJ?mol-1
Ⅰ.在体积为5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甲中,起始时投入2mol N2、3mol H2,经过10s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为0.8mol.
Ⅱ.在容器乙中,起始时投入3mol N2、b mol H2,维持恒温、恒压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为1.2mol.此时与容器甲中平衡状态温度相同,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都相同.
(1)容器甲10s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0.024mol?L-1?s-1
0.024mol?L-1?s-1
,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
20%
20%

(2)甲容器中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t2时改变了某一种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升高了温度
升高了温度
增大了氨的浓度
增大了氨的浓度
(填写两项).
(3)下列哪些情况表明容器乙已达平衡状态
ADE
ADE
(填字母).
A.容器乙中的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B.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再变化
C.氨气的生成速率等于氮气的消耗速率的2倍
D.断裂1mol N≡N键同时断裂6mol N-H键
E.容器乙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4)b=
4.5
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保定一模)大气中硫、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某地酸雨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Na+、Ba2+、NH4+、Al3+、Cl-、SO32-、SO42-、NO3-等.某研究小组取该地一定量的酸雨,浓缩后将所得澄清试液分成3份,进行如下实验
试样 所加试剂 实验现象
第一份试液 滴加适量的淀粉KI溶液 呈蓝色
第二份试液 滴加用盐酸盐化的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
第三份试液 滴加溶液,加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V)与生成的沉淀、产生的气体关系(n)如右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该酸雨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SO32-、Ba2+
SO32-、Ba2+

(2)写出试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I-+2NO3-+8H+=3I2+2NO↑+4H2O
6I-+2NO3-+8H+=3I2+2NO↑+4H2O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试液中是否存在Cl-
取少量试液,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存在Cl-
取少量试液,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存在Cl-

(4)该研究小组为了探究NO参与的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NO的SO2气体,再慢慢通入O2,发生化学反应后,再喷洒适量蒸馏水即得硫酸型酸雨,则NO在上述反应中的作用是
催化剂
催化剂

(5)在0.5L密闭容器内加入NO2和SO2,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反应:NO2(g)+SO2(g)?NO(g)+SO3(g)的反应速率,在t0C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2和SO2浓度如表(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时间/s 0 1 2 3 4 5
c(NO2)/mol?L-1 1.00×10-3 4.50×10-4 2.50×10-4 1.50×10-4 1.00×10-4 1.00×10-4
c(SO2)/mol?L-1 3.60×10-3 3.05×10-3 2.85×10-3 2.75×10-3 2.70×10-3 2.70×10-3
①前2s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3.75×10-4mol?L-1?s-1
3.75×10-4mol?L-1?s-1

②t℃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3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4分,每空2分)

I.在1L容器中通入CO2、H2各2mo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 + H2 CO + H2O,

回答下列问题:

 (1)在830℃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50%。求该条件下平衡常数K1=________。

 (2)在(1)的基础上,把体系温度降至800℃。已知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2=0.81,可以推知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3)在(1)的基础上,压缩容器体积之0.5L。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K3。则K3________K1

(4)T℃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各物质的量如下:n(CO2)=1.2mol,n(H2)=1.5mol,

n(CO)=0.9mol,n(H2O)=0.9mol,则此时该反应              进行.

(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处于平衡状态”)。

II.向一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化学反应X(g)+2Y(s) 2Z(g);△H<0。右图是容器中X、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0~10min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逐渐        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无法确定”)

(2)推测在第7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__

第13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_(填序号)

①增加Z的量   ②增加X的量   ③升温   

④降温        ⑤使用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年学福建省永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14分,每空2分)
I.在1L容器中通入CO2、H2各2mo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 + H2CO + H2O,
回答下列问题:
(1)在830℃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50%。求该条件下平衡常数K1=________。
(2)在(1)的基础上,把体系温度降至800℃。已知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2=0.81,可以推知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3)在(1)的基础上,压缩容器体积之0.5L。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K3。则K3________K1
(4)T℃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各物质的量如下:n(CO2)=1.2mol,n(H2)=1.5mol,
n(CO)=0.9mol,n(H2O)=0.9mol,则此时该反应              进行.
(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处于平衡状态”)。
II.向一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化学反应X(g)+2Y(s) 2Z(g);△H<0。右图是容器中X、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0~10min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逐渐        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无法确定”)
(2)推测在第7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__
第13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_(填序号)
①增加Z的量  ②增加X的量   ③升温   
④降温        ⑤使用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年学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14分,每空2分)

I.在1L容器中通入CO2、H2各2mo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 + H2 CO + H2O,

回答下列问题:

 (1)在830℃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50%。求该条件下平衡常数K1=________。

 (2)在(1)的基础上,把体系温度降至800℃。已知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2=0.81,可以推知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3)在(1)的基础上,压缩容器体积之0.5L。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K3。则K3________K1

(4)T℃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各物质的量如下:n(CO2)=1.2mol,n(H2)=1.5mol,

n(CO)=0.9mol,n(H2O)=0.9mol,则此时该反应               进行.

(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处于平衡状态”)。

II.向一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化学反应X(g)+2Y(s) 2Z(g);△H<0。右图是容器中X、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0~10min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逐渐        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无法确定”)

(2)推测在第7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__

第13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_(填序号)

①增加Z的量   ②增加X的量    ③升温   

④降温         ⑤使用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