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分析:A.高锰酸钾能氧化盐酸;
B.pH试纸不能湿润;
C.先加入过量稀盐酸,排除银离子、碳酸根离子等干扰;
D.浓硫酸稀释,应在烧杯中将浓硫酸加到水中.
解答:解:A.高锰酸钾能氧化盐酸,则一般用稀硫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故A错误;
B.pH试纸不能湿润,使用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蘸取溶液后滴在pH试纸上,故B错误;
C.先加入过量稀盐酸,排除银离子、碳酸根离子等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检验是否含SO42-,故C正确;
D.浓硫酸稀释,应在烧杯中将浓硫酸加到水中,不能将水直接加入到浓硫酸中,会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液滴飞溅,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氧化还原反应、pH的测定、离子的检验及稀释操作等,侧重反应原理及实验操作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乙酸正丁酯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图2装置合成乙酸正丁酯(夹持装置已略去),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图1的圆底烧瓶中,装入7.Og正丁醇和7.Og冰醋酸,再加入3-4滴浓硫酸。

②如图1所示,安装分水器和回流冷凝管。加热圆底烧瓶,待反应基本完成后,停止加誊

③冷却后将分水器中分出的酯层和圆底烧瓶中的反应液一起倒入分液漏斗中。先后用水、10%碳酸钠溶液洗涤。分离得到的酯层再用水洗涤后倒入锥形瓶中,加无水硫酸镁干燥。

④将干燥后的酯层倒入图2的蒸馏烧瓶中,加热蒸馏。收集124℃-126℃的馏分,称得质量为7.0g。

 回答下列问题:

(1)图2冷凝管中冷水从____口流入(用字母表示);仪器d的名称是____。

(2)分液漏斗使用前须____并洗净备用。分离上下层液体时,应先____,然后打开活塞放出下层液体,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3)实验中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任写一种)。用10%碳酸钠溶液洗涤的主要目的是____。

(4)实验中图1圆底烧瓶c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选填字母)。

A.25mL    B.50mL    C.250mL    D.500mL

(5)分水器中预先加水至略低于支管口。在加热过程中,除去生成水的操作是____:判断反应基本完成的标志是____。

(6)实验中,乙酸正丁酯的产率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