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把外层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的电子排布相同的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依其离子半径由小到大顺序排列为
Ca2+<K+<Cl-<S2-
Ca2+<K+<Cl-<S2-
.这四种离子间形成离子化合物依其式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CaS<KCl<K2S<CaCl2
CaS<KCl<K2S<CaCl2

(2)A+、B-、C、D四种微粒中均有氢原子,且电子总数均为10个.溶液中的A+和B-在加热时相互反应可转化为C和D.则A+的电子式为
,B-的电子式为

(3)4g D2和20g 18O2的单质化合时最多能生成
22
22
g D218O,这些D218O分子中含
10
10
mol 质子,含
12
12
mol中子,
(4)在下列化合物中:H2O2、Na2O、I2、NaCl、CO2、NH4Cl、Na2O2,用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①只由非金属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是
NH4Cl
NH4Cl

②只有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CO2
CO2

③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I2
I2

④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是
Na2O2
Na2O2
分析:(1)氩为18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与其电子排布相同的阳离子为Ca2+、K+;阴离子为Cl-、S2-;从核外电子和核内质子数来分析半径关系;根据原子量判断化合物的式量;
(2)根据常见10电子微粒及它们之间的反应分析;
(3)根据方程式结合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计算;
(4)根据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定义分析.
解答:解:(1)氩为18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与其电子排布相同的阳离子为Ca2+、K+;阴离子为Cl-、S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由小到大顺序排列为Ca2+<K+<Cl-<S2-;四种离子间形成离子化合物依其式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CaS<KCl<K2S<CaCl2
故答案为:Ca2+<K+<Cl-<S2-;CaS<KCl<K2S<CaCl2
(2)已知A+、B-、C、D四种微粒中均有氢原子,且电子总数均为10个,而且A+和B-在加热时相互反应可转化为C和D,则A+为NH4+,NH4+是多原子构成的阳离子,电子式要加中括号和电荷,其电子式为:,B-为OH-,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3)4g D2的物质的量为1mol和20g 18O2的物质的量为n(18O2)=
m
M
=
20g
36g/mol
=
5
9
mol;2D2+18O2=2D218O,则 18O2过量按照D2计算,所以生成的D218O为1mol,
则D218O的质量为22g;1个D218O中含有1×2+8=10个质子,所以1molD218O中含有10质子;中子数为12mol,
故答案为:22;10;12;
(4)①NH4Cl是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组成元素全部是非金属元素;
②CO2是由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是含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
③I2是只含非极性键的单质;
④Na2O2中氧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氧元素和钠元素之间形成离子键,所以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是Na2O2
故答案为:NH4Cl;CO2;I2;Na2O2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半径比较,电子式,微粒数目的求算,化学键等知识,涉及的内容较多,题目难度中等,注意D中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选做题](1)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目前中学课本中的酸碱理论是1889年阿仑尼乌斯(Arrhenius)提出的电离理论.
①1905年富兰克林(FranKlin)深入研究了水和液氨的相似性,把阿仑尼乌斯以水为溶剂的个别现象,推广到任何溶剂,提出了酸碱溶剂理论.溶剂理论认为:凡能电离而产生溶剂正离子的物质为酸,凡能电离而产生溶剂负离子的物质为碱.试写出液氨自身电离的方程式:
2NH3=NH4++NH2-
2NH3=NH4++NH2-

②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Bronsted)和英国化学家劳莱(Lowey)提出质子理论.凡是能够释放质子(氢离子)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够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按质子理论:下列粒子在水溶液既可以看作酸又可看碱的是
AD
AD

A、H2O    B、NH4+     C、OH-    D、HCO3-    E、CH3COO-   F、Cl-
③1923年路易斯(Lewis)提出广义的酸碱概念.凡是能给出电子对而形成化学键的物质都是碱;凡是能够和电子对结合的物质都是酸.
酸(电子对接受体)+碱(电子对给予体)→反应产物,如:H++OH-→H2O.
试指出下列两个反应中的酸或碱:
(Ⅰ)H3BO3+H2H++B(OH)4-,该反应中的碱是
H2O
H2O
(填H3BO3或H2O);
(Ⅱ)NaH+H2O═NaOH+H2↑,该反应中的酸是
H2O
H2O
(填NaH 或H2O).
(2)已知A元素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比M、L层电子数之和多一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占有9个轨道,且有1个未成对电子;C元素原子核外3p亚层中3个轨道还需5个电子才能达到全充满.D元素只有两个电子层,且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E原子半径最小;F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nPn+1.按要求填写
①B的电子排布式是:
1s22s22p63s23p5
1s22s22p63s23p5
,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
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

②D元素单质的晶体类型是
原子晶体
原子晶体
,C单质的制备方法是:
电解法
电解法

③E和F形成的化合物空间构型为
三角锥型
三角锥型
,该物质比D与E形成的化合物更容易液化的原因是
E和F形成的化合物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E和F形成的化合物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物质结构与性质】
(1)金属镁有许多重要的用途,格利雅试剂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RMgX,它是金属镁和卤代烃反应的产物,简称格氏试剂,它在醚的稀溶液中以单体形式存在,并与二分子醚络合,在浓溶液中以二聚体存在,结构如下图:
             
上述2种结构中均存在配位键,把你认为是配位键的用“→”标出.
(2)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氯及其相邻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F>Cl>S
F>Cl>S
(用元素符号表示)
(3)A、B、C为同一短周期金属元素.依据下表数据分析,C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主要化合价为
+3
+3
;第二电离能(I2)B小于A的原因是
A+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稳定结构,难再失去一个电子.B+外层电子排布为3s1,易失去一个电子
A+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稳定结构,难再失去一个电子.B+外层电子排布为3s1,易失去一个电子

电离能/kJ?mol-1 I1 I2 I3 I4
A 500 4600 6900 9500
B 740 1500 7700 10500
C 580 1800 2700 11600
(4)已知过氧化氢分子的空间结构如图所示,分子中氧原子采取
sp3
sp3
杂化;通常情况下,H2O2与水任意比互溶的主要原因是
H2O2分子H2O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H2O2与水任意比互溶
H2O2分子H2O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H2O2与水任意比互溶

(5)R是1~36号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R3+在溶液中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①基态R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d54s1
3d54s1

②[R(OH)4]-中存在的化学键是
BD
BD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配位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1)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目前中学课本中的酸碱理论是1889年阿仑尼乌斯(Arrhenius)提出的电离理论。
①1905年富兰克林(FranKlin)深入研究了水和液氨的相似性,把阿仑尼乌斯以水为溶剂的个别现象,推广到任何溶剂,提出了酸碱溶剂理论。溶剂理论认为:凡能电离而产生溶剂正离子的物质为酸,凡能电离而产生溶剂负离子的物质为碱。试写出液氨自身电离的方程式:                           
②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Bronsted)和英国化学家劳莱(Lowey)提出质子理论。凡是能够释放质子(氢离子)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够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按质子理论:下列粒子在水溶液既可以看作酸又可看碱的是               
A、H2O    B、NH4+     C、OH-    D、HCO3-    E、CH3COO-   F、Cl-
③1923年路易斯(Lewis)提出广义的酸碱概念。凡是能给出电子对而形成化学键的物质都是碱;凡是能够和电子对结合的物质都是酸。
酸(电子对接受体)+碱(电子对给予体)→反应产物,如:H++OH→H2O。
试指出下列两个反应中的酸或碱:
(Ⅰ)H3BO3 +H2O H++B(OH)4-,该反应中的碱是      (填H3BO3或H2O);
(Ⅱ)NaH+H2O ==NaOH+H2↑,该反应中的酸是             (填NaH 或H2O)。
(2)已知A元素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比M、L层电子数之和多一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占有9个轨道,且有1个未成对电子;C元素原子核外3p亚层中3个轨道还需5个电子才能达到全充满。D元素只有两个电子层,且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E原子半径最小;F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nPn+1。按要求填写
① B的电子排布式是:                ,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       
②D元素单质的晶体类型是           ,C单质的制备方法是:           
③E和F形成的化合物空间构型为             ,该物质比D与E形成的化合物更容易液化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1)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目前中学课本中的酸碱理论是1889年阿仑尼乌斯(Arrhenius)提出的电离理论。

①1905年富兰克林(FranKlin)深入研究了水和液氨的相似性,把阿仑尼乌斯以水为溶剂的个别现象,推广到任何溶剂,提出了酸碱溶剂理论。溶剂理论认为:凡能电离而产生溶剂正离子的物质为酸,凡能电离而产生溶剂负离子的物质为碱。试写出液氨自身电离的方程式:                           

②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Bronsted)和英国化学家劳莱(Lowey)提出质子理论。凡是能够释放质子(氢离子)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够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按质子理论:下列粒子在水溶液既可以看作酸又可看碱的是               

A、H2O    B、NH4+     C、OH-    D、HCO3-    E、CH3COO-   F、Cl-

③1923年路易斯(Lewis)提出广义的酸碱概念。凡是能给出电子对而形成化学键的物质都是碱;凡是能够和电子对结合的物质都是酸。

酸(电子对接受体)+碱(电子对给予体)→反应产物,如:H++OH→H2O。

试指出下列两个反应中的酸或碱:

(Ⅰ)H3BO3 +H2O H++B(OH)4-,该反应中的碱是       (填H3BO3或H2O);

(Ⅱ)NaH+H2O ==NaOH+H2↑,该反应中的酸是              (填NaH 或H2O)。

(2)已知A元素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比M、L层电子数之和多一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占有9个轨道,且有1个未成对电子;C元素原子核外3p亚层中3个轨道还需5个电子才能达到全充满。D元素只有两个电子层,且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E原子半径最小;F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nPn+1。按要求填写

① B的电子排布式是:                 ,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        

②D元素单质的晶体类型是            ,C单质的制备方法是:           

③E和F形成的化合物空间构型为              ,该物质比D与E形成的化合物更容易液化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