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⑴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取剩余固体质量,计算。实验中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⑵方案二: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实验前先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液漏斗中应该装_____(盐酸或硫酸)。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除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称__________________装置前后质量的变化。

③根据此实验得到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该缺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方案三:称取一定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

①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加入试剂改为氢氧化钡,已知称得样品10.5g,干燥的沉淀质量为19.7g,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方案一  (1) 保证NaHCO全部分解   (1分)

方案二(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分)  硫酸 (1分)

  防止空气中水蒸气、CO2进入C管被吸收(1分)

② C  (1分)

③需设计一将A、B中的CO2全部吹入C中吸收的气体装置(1分)

方案三(3)①玻璃棒(1分)

②取少量滤液,再滴加BaCl2少许,如无白色沉淀说明沉淀完全(1分)

③ 51%(2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以下内容:
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其熔点为101.5℃,在157℃升华.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盛有1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3-+H2C2O4=HC2O4-+CO2↑+H2O
HCO3-+H2C2O4=HC2O4-+CO2↑+H2O

(2)向盛有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①说明乙二酸具有
还原性
还原性
(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②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2
 MnO4-+
5
5
 H2C2O4+
6
6
 H+=
2
2
 Mn2++
10
10
 CO2↑+
8
8
H2O
(3)将一定量的乙二酸放于试管中,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标出):

实验发现:装置C、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CuSO4粉末变蓝,F中CuO粉末变红.据此回答:
①上述装置中,D的作用是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

②乙二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
  △  
.
 
H2O+CO↑+CO2
H2C2O4
  △  
.
 
H2O+CO↑+CO2

(4)该小组同学将2.52g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mL 0.2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
反应所得溶液为NaHC2O4溶液,由于HC2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导致溶液中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
反应所得溶液为NaHC2O4溶液,由于HC2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导致溶液中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
(用文字简单表述),该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a+>HC2O4->H+>C2O42->OH-
Na+>HC2O4->H+>C2O42->OH-
(用离子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福建模拟)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看成是一个S原子取代了Na2SO4中的一个O原子而形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运用类比学习的思想,通过实验探究Na2S2O3的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Na2S2O3是否与Na2SO4相似从而具备下列性质呢?
猜想①:
与BaCl2溶液反应有沉淀生成
与BaCl2溶液反应有沉淀生成

猜想②:溶液呈中性,且不与酸反应;
猜想③:无还原性,不能被氧化剂氧化.
【实验探究】基于上述猜想②、③,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或预期实验现象 现象解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A.
用玻璃棒蘸取Na2S2O3溶液,点滴到pH试纸的中央,将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用玻璃棒蘸取Na2S2O3溶液,点滴到pH试纸的中央,将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溶液pH=8
猜想② 向pH=2的硫酸中滴加Na2S2O3溶液 B.
有淡黄色沉淀和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有淡黄色沉淀和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S2O32-+2H+═S↓+S02↑+H2O
猜想③ 向新制氯水(pH<2)中滴加少量Na2S2O3溶液 氯水颜色变浅 C.
S2O32-+4C12+5H2O═2SO42-+8C1-+10H+
S2O32-+4C12+5H2O═2SO42-+8C1-+10H+
【实验结论】Na2S2O3能与酸反应,具有还原性,与Na2SO4的化学性质不相似.
【问题讨论】
(1)甲同学向“探究‘猜想③’”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并据此认为氯水可将Na2S2O3氧化.你认为该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不正确,因氯水过量,氯水中同样含有Cl-
不正确,因氯水过量,氯水中同样含有Cl-

(2)请重新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Na2S2O3被氯水氧化.该实验方案是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Na2S2O3能被氯水氧化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Na2S2O3能被氯水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放置己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取剩余固体质量,计算.实验中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
保证NaHCO3全部分解
保证NaHCO3全部分解

(2)方案二:按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实验前先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液漏斗中应该装
硫酸
硫酸
(“盐酸”或“硫酸”).
D装置的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水蒸气、CO2进入C管被吸收
防止空气中水蒸气、CO2进入C管被吸收

②实验中除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称
C
C
装置前后质量的变化.
③根据此实验得到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该缺陷是
装置A、B中容器内含有二氧化碳,不能被C中碱石灰完全吸收,导致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
装置A、B中容器内含有二氧化碳,不能被C中碱石灰完全吸收,导致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

(3)方案三:称取一定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
①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玻璃棒
玻璃棒

②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少量BaCl2溶液,如无白色沉淀说明沉淀完全
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少量BaCl2溶液,如无白色沉淀说明沉淀完全

③已知称得样品21.2g,干燥的沉淀质量为19.7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50%
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新制氯水中含有多种粒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其性质,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
(1)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HCl和O2,请设计实验证明有O2生成.
 

(2)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对于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认为氯水中存在的几种粒子都有可能.请你设计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提出问题 收集资料 提出假设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氯水中何种物质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①氯气有强氧化性
②氯气与冷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③次氯酸有强氧化性
 

 

 

④H2O使布条褪色
实验①:把红色干布条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布条不褪色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把红色布条放在水里布条不褪色
 
(3)平衡常数表明了封闭体系的可逆反应在给定的温度下进行的程度,对于同一个类型的反应,平衡常数越大,表明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H2CO3?HCO3-+H+            Ka1(H2CO3)=4.45×10-7
HCO3-?CO32-+H+              Ka2(HCO3-)=5.61×10-11
HClO?H++ClO-                 Ka(HClO)=2.95×10-8
请依据以上电离平衡常数,写出在下列条件下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将少量的氯气通入到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中;
 

②氯气和碳酸钠按照1:1的比例恰好反应;
 

③将过量的氯气通入到少量的碳酸钠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氨气的性质后讨论: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像H2那样还原CuO呢?请你参与该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有同学类比排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的方法,想用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你认为他能否达到目的?
 
(填“能”或“否”)
(3)该小组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精英家教网
该装置上设计上有一定缺陷,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4)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写出氨气与Cu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若将改进后的装置中的A换成下图中的X,能否顺利完成实验?
 
(填“能”或“否”).小组中的某同学将A换成了下图中的Y,结果无水CuSO4变蓝色,据此判断氨气与CuO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严谨?
 
(填“是”或“否”).原因是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