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已知酸性K2Cr2O7溶液可与FeSO4反应生成Fe3+和Cr3+,现将硫酸酸化的K2Cr2O7溶液与FeSO4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B段的氧化剂为K2Cr2O7
B.图中BC段发生的反应为2Fe3++2I-═2Fe2++I2
C.开始加入的K2Cr2O7为0.25 mol
D.若将上述过程中的KI溶液换为K3[Fe(CN)6]溶液,则有蓝色沉淀生成

分析 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2Cr2O7>Fe3+,由图象可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碘化钾溶液,开始时Fe3+浓度不变,则说明Fe3+没有参加反应,则AB应为K2Cr2O7和碘化钾的反应,BC段为铁离子和碘化钾的反应,结合得失电子守恒解答该题.

解答 解:A.开始时Fe3+浓度不变,则说明Fe3+没有参加反应,则AB应为K2Cr2O7和碘化钾的反应,K2Cr2O7为氧化剂,故A正确;
B.BC段Fe3+浓度逐渐减小,为铁离子和碘化钾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故B正确;
C.由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可知反应的关系式为K2Cr2O7~6Fe3+~6I-,共消耗的n(I-)=1.5mol,则开始加入的K2Cr2O7的物质的量为$\frac{1.5mol}{6}$mol=0.25mol,故C正确;
D.将KI溶液换为K3[Fe(CN)6]溶液,由于过程中没有Fe2+出现所以没有蓝色沉淀生成,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关键是判断离子反应发生顺序,C选项注意从整个过程分析解答,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用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反应制得:
3SiO2+6 C+2 N2 $\frac{\underline{\;高温\;}}{\;}$1Si3N4+6CO.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配平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
(2)为了保证石英和焦炭尽可能多的转化,氮气要适当过量.某次反应用了20mol氮气,反应生成了5mol一氧化碳,则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10NA
(3)分析反应可推测碳、氮气的氧化性:C<N2(填“>”“<”“=”).
(4)氮化硅陶瓷的机械强度高,硬度接近于刚玉(Al2O3),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以下用途正确的是AC.
A.可以在冶金工业上制成坩埚、铝电解槽衬里等热工设备
B.在电子工业上制成耐高温的电的良导体
C.研发氮化硅的全陶发动机替代同类型金属发动机
D.氮化硅陶瓷的开发,将受到资源的限制,发展前途暗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Fe3+与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8B.1:9C.3:8D.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6种溶液的pH如下表:
序号abcdef
溶质CH3COONaNaHCO3Na2CO3NaClONaCNNaAlO2
pH8.89.711.610.311.111.3
(1)上述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H +能力最弱的为CO32-(填阴离子化学式)
(2)NaAlO 2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AlO2-+2H2O?Al(OH)3+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将溶液加热蒸干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NaAlO2
(3)结合表中数据分析,与0.1mol/L的CH 3COON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的有BE(填字母代号).
A.pH=8.8的NaOH溶液        B.pH=5.2的NH 4Cl溶液           C.pH=5.2的盐酸
D.0.1mol/L的NaCN溶液       E.pH=8.8的Na 2CO 3溶液
(4)将浓度均为0.1mol/L的b、c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有BDE.
A.c(Na+)=c(CO32-)+c(HCO3-)+c(H2CO3
B.2c(Na+)=3c(CO32-)+3c(HCO3-)+3c(H2CO3
C.c(OH-)=c(H+)+c(HCO3-)+2c(H2CO3
D.c(Na+)+c(H+)=2c(CO32-)+c(HCO3-)+c(OH-
E.c(Na+)>c(HCO3-)>c(CO32-)>c(OH-)>c(H+
F.c(Na+)>c(CO32-)>c(HCO3-)>c(H+)>c(OH-
(5)0.2mol/LHCl与0.1mol/L NaAlO 2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后离子浓度顺序为c(Cl-)>c(Na+)>c(Al3+)>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钠在空气中露置会立刻被空气氧化成过氧化钠
B.钠单质具有强还原性,可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钠与钠离子都具有强的还原性
D.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质是与氢离子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已知A、B、C、D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其他3种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又不在同一主族.B原子的L层p轨道中有5个电子;C是周期表中1-18列中的第14列元素;D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其d轨道中有一对成对电子.请回答:
(1)A与C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的分子式是SiH4,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是sp3,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正四面体,是非极性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2)B与C比较,电负性较小的是Si(填元素符号);B与C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
(3)D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VIII族,D2+的结构示意图是,它的+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sp5
(4)A与B形成的化合物分子极易溶于水,其原因是HF与H2O都是极性分子,HF与H2O形成分子间氢键.
(5)由C原子构成的晶体中微粒间作用力是共价键,如图是由C单质构成的晶体的一个晶胞,若设该晶胞的边长为a cm,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该晶体的密度是$\frac{224}{{N}_{A}{•a}^{3}}$g/cm3.(只要求列出算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钒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还用于催化剂和新型电池.从含钒固体废弃物(含有SiO2、Al2O3及其他残渣)中提取钒的一种新工艺主要流程如图:

部分含钒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如表:
物质V2O5NH4VO3VOSO4(VO22SO4
溶解性难溶难溶可溶易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所得溶液中除H+之外的阳离子有VO2+和Al3+
(2)反应②碱浸后滤出的固体主要成分是Al(OH)3(写化学式).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VO3-+NH4+=NH4VO3↓.
(4)25℃、101kPa时,4Al(s)+3O2(g)═2Al2O3(s)△H1=-a kJ/mol
4V(s)+5O2(g)═2V2O5(s)△H2=-b kJ/mol
用V2O5发生铝热反应冶炼金属钒的热化学方程式是10Al(s)+3V2O5(s)=5Al2O3(s)+6V(s)△H=-$\frac{5a-3b}{2}$KJ/mol.
(5)钒液流电池(如图所示)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该电池中隔膜只允许H+通过.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V2+-e-=V3+,电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VO2+-e-+H2O=VO2++2H+

(6)用硫酸酸化的H2C2O4溶液滴定(VO22SO4溶液,以测定反应①后溶液中的含钒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VO2++H2C2O4+2H+═2VO2++2CO2↑+2H2O.取25.00mL 0.1000 mol/LH2C2O4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将待测液盛放在滴定管中,滴定到终点时消耗待测液24.0mL,由此可知,该(VO22SO4溶液中钒的含量为10.6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探究小组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水合肼(N2H4•H2O).
CO(NH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
NaClO过量时,易发生N2H4•H2O+2NaClO═N2↑+2NaCl+3H2O
实验一:制备NaClO溶液.(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配制30%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BD(填标号);
A.容量瓶      B.烧杯      C.烧瓶      D.玻璃棒
(2)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OH=NaClO+NaCl+H2O;
实验二:制取水合肼.(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14℃馏分.
(已知:N2H4•H2O+2NaClO═N2↑+3H2O+2NaCl)
(3)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A(填标号);
A.CO(NH22溶液
B.NaOH和NaClO混合溶液
选择的理由是如果次氯酸钠溶液装在烧瓶中,反应生成的水合肼会被次氯酸钠氧化;
实验三:测定馏分中肼含量
称取馏分5.00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加水配成250mL溶液,移出25.00mL,用0.1000mol•L-1的I2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已知:N2H4•H2O+2I2═N2↑+4HI+H2O)
(4)滴定过程中,NaHCO3能控制溶液的pH在6.5左右,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H++HCO3-=H2O+CO2↑;
(5)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18.0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乳酸亚铁([CH3CH(OH)COO]2Fe•3H2O,Mr=288)是一种常用的补铁剂,可通过乳酸与碳酸亚铁反应制得:
CH3CH(OH)COOH+FeCO3+2H2O→[CH3CH(OH)COO]2Fe•3H2O+CO2↑.
已知FeCO3易被氧化4FeCO3+6H2O+O2═4Fe(OH)3+4CO2
某兴趣小组用FeCl2(用铁粉和稀盐酸制得)和NH4HCO3制备FeCO3的装置示意图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盛放在装置A中(填字母,下同),NH4HCO3盛放在装置C  中
(2)该装置C中涉及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2HCO3-=FeCO3↓+CO2↑+H2O将生成的FeCl2溶液和NH4HCO3溶液混合时的操作是(待D处的气体纯净后)关闭活塞3、打开活塞2
(3)将制得的FeCO3加入到足量乳酸溶液中,再加入少量铁粉,75℃下搅拌反应.铁粉的作用是防止+2价的铁元素被氧化
反应结束后,无需过滤,除去过量铁粉的方法是加入适量乳酸让铁粉反应完全
(4)该兴趣小组用KMnO4法测定样品中亚铁含量进而计算产品中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发现产品的质量分数总是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乳酸根离子被酸性KMnO4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