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分)某学生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取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固体置于试管中,加水使其充分反应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将所得溶液分为两份分别置于甲.乙两试管,再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一:向甲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实验二:向乙试管加入少许MnO2并微热有大量气体产生,待无气体产生后,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但持久不褪色;再向该溶液中滴入2mol/L H2SO4溶液酸化,溶液红色褪去,且产生少量气体。

资料卡片:Na2O2可看作二元弱酸H2O2对应的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钠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2)实验一中使溶液红色褪去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H2SO4酸化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从反应原理角度看,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氧化产物是氧气,还原产物应是____。

A.H2O2         B.H2O        C.NaOH        D.NaHO2

(1)O22+H2OHO2-+OH(2分)

(2) H2O2 (2分)

(3)HO2-+H= H2O2   2H2O22H2O+O2↑(各2分,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4)B(2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些资料认为:NO、NO2不能与Na2O2反应.某小组学生提出质疑,他们从理论上分析过氧化钠和二氧化氮都有氧化性,根据化合价升降原则提出假设:
假设Ⅰ.过氧化钠氧化二氧化氮
假设Ⅱ.二氧化氮氧化过氧化钠
(1)小组甲同学设计实验如下(图1):①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待试管B中收集满气体,向试管B中加入适量 Na2O2粉末,塞紧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余烬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看见木条复燃.甲同学认为假设Ⅱ正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
 

③乙同学用改进后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
余烬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Ⅰ正确.NO2和Na2O2反应的方程式是
 

(2)丙同学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更易被Na2O2氧化.查阅资料:
①2NO+Na2O2═2NaNO2
②6NaNO2+3H2SO4═3Na2SO4+2HNO3+4NO↑+2H2O;
③酸性条件下,NO或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丙同学用如图2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
精英家教网
①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F装置的作用是
 

②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
 

③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实验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下图所示装置先进行了有关实验:

  (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在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

  (2)实验中他们取6.4g 铜片和12mL 18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

③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A.铁粉        B.氯化钡溶液      C.银粉         D.碳酸氢钠溶液

  (3)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

①甲同学设计方案是: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SO2的量,在计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他认为测定二氧化硫的量的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_______(填写编号)。

       A.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

      B.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用稀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再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C.用排水法测定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D.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E.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请你对不可行的方案进行分析(可以不填满):

方案序号

分析

误差(偏低或偏高)

改变措施

 

 

 

 

 

 

 

 

 

 

 

 

 

 

 

 

 

 

 

 

②乙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取20mL与锥形瓶中,滴入2~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已知氢氧化铜开始沉淀的pH约为5),通过测出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来求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假定反应前后烧瓶中溶液的体积不变,你认为乙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能否求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填“能”或“不能”),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再设计其他可行的实验方案,来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简要写出操作步骤及需要测定的数据(不必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届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三适应性检测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下图所示装置先进行了有关实验:

(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在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
(2)实验中他们取6.4g 铜片和12mL 18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③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                      (填写编号)。
A.铁粉      B.氯化钡溶液       C.银粉       D.碳酸氢钠溶液
(3)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
①甲同学设计方案是: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SO2的量,在计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他认为测定二氧化硫的量的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填写编号)。
A.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
B.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用稀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再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C.用排水法测定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D.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E.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请你对不可行的方案进行分析(可以不填满):

方案序号
分析
误差(偏低或偏高)
改变措施
 
 
 
 
 
 
 
 
 
 
 
 
 
 
 
 
②乙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取20mL与锥形瓶中,滴入2~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已知氢氧化铜开始沉淀的pH约为5),通过测出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来求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假定反应前后烧瓶中溶液的体积不变,你认为乙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能否求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填“能”或“不能”),其理由是                                                                                               
(4)请再设计其他可行的实验方案,来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简要写出操作步骤及需要测定的数据(不必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三适应性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下图所示装置先进行了有关实验:

(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在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

(2)实验中他们取6.4g 铜片和12mL 18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③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                       (填写编号)。

A.铁粉      B.氯化钡溶液       C.银粉       D.碳酸氢钠溶液

(3)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

①甲同学设计方案是: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SO2的量,在计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他认为测定二氧化硫的量的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填写编号)。

A.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

B.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用稀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再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C.用排水法测定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D.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E.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请你对不可行的方案进行分析(可以不填满):

方案序号

分析

误差(偏低或偏高)

改变措施

 

 

 

 

 

 

 

 

 

 

 

 

 

 

 

 

 

 

 

 

②乙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取20mL与锥形瓶中,滴入2~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已知氢氧化铜开始沉淀的pH约为5),通过测出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来求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假定反应前后烧瓶中溶液的体积不变,你认为乙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能否求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填“能”或“不能”),其理由是                                                                                               

(4)请再设计其他可行的实验方案,来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简要写出操作步骤及需要测定的数据(不必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