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用化学用语解释相关现象正确的是(

A.KI-淀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蓝色:4IO22H2O=2I24OH

B.常温下,0.1 mol/LHF 溶液的pH>1HFH2OH3O+F

C.KHSO4在熔融状态下可导电:KHSO4 = K+H+SO42

D.BaSO4的水溶液导电性极弱:BaSO4Ba2+SO42

【答案】B

【解析】

A.向KI-淀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蓝色,酸性溶液中不能生成氢氧根离子,4I-+O2+4H+=2I2+2H2O,故A错误;

BHF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0.1 mol/LHF 溶液的氢离子的浓度小于0.1mol/L,所以pH1:即HF+H2OH3O++F-;故B正确;

CK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钾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KHSO4=K++HSO4-,故C错误;

DBaSO4在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溶液中带电离子的浓度很小,导电性极弱,但是BaSO4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故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50℃时,将1L混合烃与9L氧气混合,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当恢复至150℃时,体积恒定时,容器内压强增大8%,则该混合烃的组成是(

A.甲烷与乙烷体积比14B.甲烷与乙炔体积比14

C.乙烯与丁烯体积比14D.乙烯与丁烷体积比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铜及其化合物向溶液中滴加溶液,发现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经检验,棕黄色沉淀中不含,含有。已知:Cu+Cu+Cu2+, Cu2+CuI↓(白色)+I2

(1)用稀硫酸证实沉淀中含有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2)向洗净的棕黄色沉淀中加入足量KI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并没有变蓝的现象出现,请结合离子反应方程式解释不变蓝的原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反应CO(g)+NO2(g)CO2(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

B.对于2HI(g) H2(g) +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C.氨水中加入NaOH固体有利于氨气的溢出

D.合成氨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1×1014的溶液:NH4+CrO42HS

B.含大量NO3的溶液:Fe2+SO42H+

C.水电离产生的c(OH)=1013 mol/L的溶液:Mg2+Na+Cl

D.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HCO3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相同条件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溶液中的反应均是在稀溶液之间进行)中,ΔH2ΔH1的是

A.CO2(s)+C(s)=2CO(g) ΔH1 CaO(s)+H2O(l)=Ca(OH)2(s) ΔH2

B.NH3 ·H2O(aq)+H+(aq)= NH4+ (aq)+H2O(l) ΔH1 H+(aq)+OH-(aq)= H2O(aq) ΔH2

C.N2(g)+O2 (g) 2NO(g) H1 N2(g)+O2 (g) 2NO(g) H2

D.CH4(g)+2O2(g)= CO2(g)+ 2H2O(l) H1 CH4(g)+2O2(g)= CO2(g)+ 2H2O(g)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量纯净的 X 置于某 10 L 容积恒定的真空容器中(假设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X(s) 2Y(g)Z(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分解平衡常数列于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温度( oC

15.0

25.0

30.0

35.0

K/(×108 mol3·L3)

0.205

1.64

4.68

10.8

A.该反应在高温下可能自发

B.Z的体积分数不再随时间变化时表示反应达平衡状态

C.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再次达平衡后,n(X)比原平衡大

D.35℃时,达平衡时,X分解了0.03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FG是前四周期(除稀有气体)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七种元素,A的原子核外电子只有一种运动状态;BC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都是2BCD同周期;E核外的sp能级的电子总数相筹;FE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比E小;G+1价离子(G+)的各层电子全充满。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问题用元素符号表示)

1)写出E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可形成化合物BCBC2BC2属于__________(填极性非极性)分子,1 mol BC含有π键为____________________mol

3)由元素ACG组成的离子[G(A2C)4]2+在水溶液中显天蓝色,不考虑空间结构,[G(A2C)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____(配位键用标出)。

4)测定AD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定值一般高于理论值的原因是_______

5)由元素ABF组成的原子个数比9 : 3 : 1的一种物质,分子中含三个相同的原子团,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分子中F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该物质遇水爆炸,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G与氮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若晶体密度为a g·cm-3,列式计算G原子与氮原子最近的距离为__________pm(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 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反应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甲所示,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040 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B.化学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30 min时降低温度,40 min时升高温度

D.8 min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 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