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NaCl晶体、BaSO4 B. 铜、二氧化硫

C. 熔融的KNO3、酒精 D. 液态的醋酸、硫酸溶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3月)阶段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充电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溶液中c(H+)=2.0mol·L-1,阴离子为SO42-,a、b均为情性电极,充电时右槽溶液颜色由绿色变为紫色。下列对此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

A. 放电过程中,左槽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蓝色

B. 充电过程中,a极的反应式为:VO2++2H++e-=VO2++H2O

C. 充电时,b极接直流电源正极,a极接直流电源负极

D. 放电时,当转移1.0mol电子时共有2.0molH+从左槽迁移进右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贵州省高二开学质检(3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以固体氧化物(能传导O2-)作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固体燃料电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极b为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

B. 固体氧化物的作用是让电子在电池内通过

C. 若H2作为燃料气,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H2+2OH-—4e-=2H++H2O

D. 若C2H4作为燃料气,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C2H4+6O2-—12e-=2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贵州省高一(3月)开学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W>Z>Y>X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

C. Y单质的沸点比Z单质的沸点高

D. W单质跟水反应形成的溶液具有漂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贵州省高一(3月)开学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闪电时空气中N2、O2化合成NO)、②硝酸银分解(生成单质银、O2、NO2)、③实验室制取氨气(氯化铵固体与消石灰加热)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3月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其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

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子

K+

Na+

NH4+

SO42-

NO3-

Cl-

浓度mol/L

4×10-6

6×10-6

2×10-5

4×10-5

3×10-5

2×10-5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试样的pH=_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NOx和CO的生成:

①已知汽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2NO(g) △H>0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再变化

C.N2、O2、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 D.氧气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②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已知该反应的△H>0,则该设想能否实现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已知:

H2(g)+ 1/2O2(g) =H2O(g) △H=-241.8kJ·mol-1

C(s)+1/2O2(g) =CO(g)△H =-110.5kJ·mol-1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洗涤含SO2的烟气。

(4)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2NO(g)+2CO(g)2CO2(g)+N2(g);△H<0,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如图中v正、K、n、w分别表示正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物质的量、质量分数)

车辆排放的氮氧化物、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在5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假设无杂质)。一定条件下生成气体E和F。当温度分别在T1℃和T2℃时,测得各物质平衡时物质的量(n/mol)如下表:

物质

温度/℃

活性炭

NO

E

F

初始

3.000

0.10

0

0

T1

2.960

0.020

0.040

0.040

T2

2.975

0.050

0.025

0.025

(1)写出NO与活性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上述反应T1℃时的平衡常数K1=__________________;若T1<T2,则该反应的△H__________________0(填“>”、“<”或“=”)。

(3)上述反应T1℃时达到化学平衡后再通入0.1molNO气体,则达到新化学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3月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够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加热褪色后品红溶液,溶液恢复红色

证明亚硫酸的不稳定性

B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少量气泡产生

证明常温下

KSP(BaSO4)>KSP(BaCO3)

C

常温下测定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盐酸pH小于醋酸pH

证明相同条件下,在水中HCl电离程度大于CH3COOH

D

将浓硫酸和碳单质混合加热,直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检验气体产物中CO2的存在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C同主族,A与其它元素不在同一周期,B与D同主族,常温下D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r(C)<r(D)<r(E)

B. 元素D、E分别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E>D

C. 元素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E的强

D. 元素B分别与A、C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二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于可逆反应A(g)+3B(s) 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C)=0.1 mol·L-1·s-1 B. v(B)=l.2 mol·L-1·s-1

C. v(D)=0.4 mol·L-1·min-1 D. v(A)=0.5 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