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2.5mol/L的稀硫酸.量取一定体积的18mol/L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1)甲用量筒量的浓H2SO4的体积为
13.9
13.9
mL,进行A步操作时应选用下列量器
①10mL量筒  ②20mL量筒 ③50mL量筒中的
(填序号)?
(2)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容量瓶外,还有
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3)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4)配制过程中的下列做法会使所配浓度偏高的是
BG
BG
,偏低的是
ACEFH
ACEFH
,无影响的是
D
D

A、定容后,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滴入蒸馏水至刻度线
B、溶液未经过冷却直接转入容量瓶   C、溶解搅拌时,溶液溅到烧杯外面
D、移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E、移液时,忘记洗涤烧杯内壁
F、移液时,有少量溶液流到容量瓶壁外  G、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H、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再用胶头滴及将过线的液体吸出.
分析:(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也能引起误差;
(2)根据操作步骤选取实验仪器,判断缺少的仪器;
(3)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4)根据c=
n
V
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判断.
解答:解:(1)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2.5mol/L×0.1L=18mol/L×V,V=0.0139L=13.9mL;量取13.9ml溶液应选取20ml量筒,故答案为:13.9;②.
(2)操作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在烧杯中稀释,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
故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筒量、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容量瓶外,还有: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故答案为: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3)定容的操作是: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故答案为: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4)A.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小;
B.溶液未经过冷却直接转入容量瓶,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
C.溶液溅到烧杯外面,溶质的量减少,浓度偏低;
D.最终需要定容,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无影响;
E.未洗涤溶质的量减少,浓度偏低;
F.少量溶液流到容量瓶壁外溶质的量减少,浓度偏低;
G.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
H.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
故答案为:BG;ACEFH;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难度不大,注意根据c=
n
V
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回答下列问题:
(1)欲量取20.00mL Na2CO3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
碱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2)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
环形玻璃搅拌棒
环形玻璃搅拌棒
量筒
量筒

(3)在测定硫酸铜晶体中含量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
4
4
次.
Ⅱ.氢氧化铜是一种常用试剂.例如,利用新制氢氧化铜验证醛类物质的还原性.
(1)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配制,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铜悬浊液的操作方法:在试管里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2mL,滴入2%的硫酸铜溶液4~6滴,振荡即成.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确保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铜呈悬浊状
确保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铜呈悬浊状

下面是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从不同层面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2)研究性学习小组甲:对教材实验结论“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沉淀是Cu2O”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红色沉淀不一定是氧化亚铜.为了确定红色沉淀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研究:提出猜想:
红色沉淀可能是铜或铜与氧化亚铜的混合物(或红色固体中可能含有铜)
红色沉淀可能是铜或铜与氧化亚铜的混合物(或红色固体中可能含有铜)

查阅资料:①氧化亚铜属于碱性氧化物;②+1价的铜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③在空气中灼烧氧化亚铜生成氧化铜.
设计方案:方案1: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2: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
方案3:称取红色沉淀a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完全变黑,并在干燥器里冷却,再称重,反复多次至到固体恒重,称得质量为bg,比较a,b关系
方案4:取红色固体沉淀装入试管里,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银白色银析出.
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
方案3
方案3

(3)研究性学习小组乙针对小组甲的质疑,设计新的探究方案,装置如图所示.你认为要测定上述红色沉淀成分必须测定下列哪些物理量(只填序号):
②③⑤
②③⑤

①通入氢气体积;②反应前,红色沉淀+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③完全反应后红色固体+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④实验前,干燥管质量;⑤硬质玻璃管质量;⑥锌粒质量;⑦稀硫酸中含溶质的量;⑧实验后,干燥管质量
(4)研究性学习小组丙上网查阅新闻得知,“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绿色化学的科学家”.绿色化学强调对环境友好,实现零排放.“变废为宝”符合绿色化学要求.他们收集上述红色沉淀制备化学试剂-蓝矾.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实验方案: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该红色固体至全部转化成氧化铜,加入足量稀硫酸溶解,蒸发、结晶、过滤、洗涤,用滤纸吸干或通入惰气带走水分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该红色固体至全部转化成氧化铜,加入足量稀硫酸溶解,蒸发、结晶、过滤、洗涤,用滤纸吸干或通入惰气带走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根据侯德榜制碱法原理并参考下表的数据,实验室制备纯碱Na2CO3的主要步骤是:将配制好的饱和NaCl溶液倒入烧杯中加热,控制温度在30~35℃,搅拌下分批加入研细的NH4HCO3固体,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静置、过滤得NaHCO3晶体.用少量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抽干后,转入蒸发皿中,灼烧2小时,制得Na2CO3固体.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①>35℃NH4HCO3会有分解
温度溶解度盐 0℃ 10℃ 20℃ 30℃ 40℃ 50℃ 60℃ 10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9.8
NH4HCO3 11.9 15.8 21.0 27.0 -① - - -
NaHCO3 6.9 8.1 9.6 11.1 12.7 14.5 16.4 -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3 77.3
请回答:
(1)反应温度控制在30~35℃,是因为若高于35℃,则
NH4HCO3分解
NH4HCO3分解
,若低于30℃,则
反应速率降低
反应速率降低
;为控制此温度范围,采取的加热方法为
水浴加热
水浴加热

(2)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目的是
使反应充分进行
使反应充分进行
.静置后只析出NaHCO3晶体的原因是
NaHCO3的溶解度最小
NaHCO3的溶解度最小
.用蒸馏水洗涤NaHCO3晶体的目的是除去
NaCl、NH4Cl、NH4HCO3
NaCl、NH4Cl、NH4HCO3
杂质(以化学式表示);
(3)过滤所得的母液中含有
NaHCO3、NaCl、NH4Cl、NH4HCO3
NaHCO3、NaCl、NH4Cl、NH4HCO3
(以化学式表示),需加入
HCl
HCl
,并作进一步处理,使NaCl溶液循环使用,同时可回收NH4Cl;
(4)测试纯碱产品中NaHCO3含量的方法是:准确称取纯碱样品W g,放入锥形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到无色(指示CO32-+H+=HCO3-反应的终点),所用HCl溶液体积为V1mL,再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所用HCl溶液体积为V2 mL.写出纯碱样品中NaH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NaHCO3(%)=
c(V2-V1)M
1000W
×100%
c(V2-V1)M
1000W
×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体中重金属铅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已知水中铅的存在形态主要有Pb2+、Pb(OH)+、Pb(OH)2、Pb(OH)3-、Pb(OH)42-,其中Pb(OH)2是沉淀.各形态铅的物质的量的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精英家教网
(1)Pb(NO32溶液中,
c(Pb2+)
c(NO3-)
 
 
1
2
(选填“>”、“=”、“<”).
(2)向Pb(NO3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在pH约为
 
 时生成沉淀最多,继续滴加NaOH溶液,混合体系又逐渐变澄清.pH≥13时,混合体系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水中铅含量检测:
①配制Pb2+浓度为1.0mg/mL的标准溶液100mL.称取
 
mg高纯Pb(NO32,用10mL 质量分数为1%的硝酸溶解后,加水制成100mL溶液.配制过程中必须用到的定量仪器为
 
(选填编号).
a.容量瓶     b.精确度为0.001g的电子天平     c.精确度为0.1mg的电子天平
②将上述溶液稀释为浓度分别为0.2、1.0、3.0、5.0、7.0、10.0(单位:mg/L)的溶液.稀释时需先加硝酸,然后再加水,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③向步骤②配制的各浓度溶液中加入显色剂后,分别测定不同浓度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并将测定结果绘制成曲线如下.
精英家教网
④取某工厂的未经处理的废水水样10mL,稀释至100mL,按步骤③的方法进行测定,两次测定所得的吸光度数据分别为0.490、0.510,则该工厂废水中所含Pb2+浓度为
 
m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安三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10分)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 mL 3.6 mol/L的稀硫酸.
(1)甲:量取20 mL 18 mol/L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瓶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中加入水至刻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容量瓶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用100 mL量筒量取20 mL 18 mol/L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等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刻线,再搅拌均匀.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0分)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 mL 3.6 mol/L的稀硫酸.

(1)甲:量取20 mL 18 mol/L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瓶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中加入水至刻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容量瓶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用100 mL量筒量取20 mL 18 mol/L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等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刻线,再搅拌均匀.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