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分)镁、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

Ⅰ.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是镁的重要来源之一。从海水中制取镁,某同学设计了如下

流程步骤:

主要的步骤总结如下: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  ②往母液中加石灰乳,沉降、过滤,得到Mg(OH)2沉淀  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将制得的晶体脱水得无水MgCl2

④将得到的产物熔融后电解。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进行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

C.第④步电解法制取镁是由于镁是很活泼的金属

D.以上制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

(2)步骤②不够合理,理由是                                                  

Ⅱ.(1)铝、空气、海水可组成一种电池,广泛用于制造航标灯。此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2)铝热还原法是冶炼熔点较高的金属的一种重要方法,焊接钢轨即用到此法。将干燥的氧化铁粉末和铝粉均匀混合后放入纸漏斗中(漏斗已事先处理好),并架在铁架台上,

下面放置一个盛有沙子的蒸发皿。请写出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操作                                                                       

化学方程式                                                 

(3)为确定某铝热剂(氧化铁粉末和铝粉)的组成,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若取10.7 g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测得生成的气体(标准状况)体积为3.36 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样品中铝的质量是           g。

若取10.7 g样品将其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待反应产物冷却后,加入足量盐酸,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a L,该气体与上小题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等于           

 

【答案】

(14分)Ⅰ.(1)D (1分)

(2)石灰乳中的Ca(OH)2为微溶物,制得的Mg(OH)2不纯净。 (1分)

Ⅱ.(1)(1)O2 + 4e+2H2O  4OH (2分)

(2)在混合物上面加入少量氯酸钾固体,中间插入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并点燃镁条。(2分)  2Al+Fe2O3Al2O3+2Fe (2分)

(3)2Al+2NaOH+2H2O==2NaAlO2+3H2↑ (2分)  2.7 (2分)   2:3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Ⅰ.(1)把贝壳制成石灰乳涉及两步反应,首先贝壳高温分解制成氧化钙,然后氧化钙与水结合制成石灰乳;在引入的海水中加石灰乳后,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与海水中的镁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金属镁。分析上述转化过程,可知反应中没有涉及置换反应,D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

(2)由于石灰乳中的Ca(OH)2为微溶物,所以制得的Mg(OH)2不纯净,因此步骤②不够合理。

Ⅱ.(1)铝是活泼的金属,作负极,空气在正极通入,所以正极电极反应式是O2 + 4e+2H2O  4OH

(2)铝热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在混合物上面加入少量氯酸钾固体,中间插入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并点燃镁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Fe2O3Al2O3+2Fe。

(3)铝热剂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单质Al,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Al+2NaOH+2H2O=2NaAlO2+3H2↑。氢气的物质的量是3.36L÷22.4L/mol=0.15mol,因此根据方程式可知,Al的物质的量是0.1mol,质量是2.7g。发生铝热反应后生成单质铁的物质的量是0.1mol,因此铁再和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是0.1mol,所以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等于2︰3。

考点:考查镁的冶炼、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铝热反应的有关计算和判断等

点评:在铝热反应的有关计算中,应该利用电子的得失守恒进行有关计算,但在该题中,由于铁和稀硫酸反应失去2个电子,而不是3个电子,所以如果直接利用电子得失守恒则很容易得出1︰1的错误结论。因此在具体的计算中,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钠、镁、铝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

(1)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取决于元素原子结构。钠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

(2)钠、镁、铝元素的阳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在短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第____周期____族。

(3)钠、镁、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某些性质上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三种元素的金属性越强,金属单质的熔点就越高

b.其碱性按NaOH、Mg(OH)2、Al(OH)3顺序依次减弱

c.常温下都能与浓硝酸剧烈反应生成硝酸盐,但剧烈程度依次减弱

d.等质量的钠、镁、铝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依次增加

(4)1932年,美国化学大师Linus Pauling提出电负性(用希腊字母χ表示)的概念,用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某种能力的相对大小。Linus Pauling假定氟元素的电负性为4,并通过热化学方法建立了其他元素的电负性。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电负性如下: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电负性

0.9

1.2

1.5

1.8

2.1

2.5

3.0

从上表可以看出电负性的大小与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事实表明,当两种元素的χ值相差大于或等于1.7时,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离子化合物,根据此经验规律,AlBr3中的化学键类型应该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8分)钠、镁、铝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

(1)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取决于元素原子结构。钠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

(2)钠、镁、铝元素的阳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在短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第____周期____族。

(3)钠、镁、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某些性质上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三种元素的金属性越强,金属单质的熔点就越高

b.其碱性按NaOH、Mg(OH)2、Al(OH)3顺序依次减弱

c.常温下都能与浓硝酸剧烈反应生成硝酸盐,但剧烈程度依次减弱

d.等质量的钠、镁、铝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依次增加

(4)1932年,美国化学大师Linus Pauling提出电负性(用希腊字母χ表示)的概念,用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某种能力的相对大小。LinusPauling假定氟元素的电负性为4,并通过热化学方法建立了其他元素的电负性。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电负性如下: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电负性

0.9

1.2

1.5

1.8

2.1

2.5

3.0

从上表可以看出电负性的大小与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事实表明,当两种元素的χ值相差大于或等于1.7时,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离子化合物,根据此经验规律,AlBr3中的化学键类型应该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8分)钠、镁、铝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
(1)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取决于元素原子结构。钠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
(2)钠、镁、铝元素的阳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在短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第____周期____族。
(3)钠、镁、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某些性质上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三种元素的金属性越强,金属单质的熔点就越高
b.其碱性按NaOH、Mg(OH)2、Al(OH)3顺序依次减弱
c.常温下都能与浓硝酸剧烈反应生成硝酸盐,但剧烈程度依次减弱
d.等质量的钠、镁、铝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依次增加
(4)1932年,美国化学大师Linus Pauling提出电负性(用希腊字母χ表示)的概念,用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某种能力的相对大小。Linus Pauling假定氟元素的电负性为4,并通过热化学方法建立了其他元素的电负性。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电负性如下: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电负性
0.9
1.2
1.5
1.8
2.1
2.5
3.0
从上表可以看出电负性的大小与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事实表明,当两种元素的χ值相差大于或等于1.7时,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离子化合物,根据此经验规律,AlBr3中的化学键类型应该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8分)钠、镁、铝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

(1)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取决于元素原子结构。钠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

(2)钠、镁、铝元素的阳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在短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第____周期____族。

(3)钠、镁、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某些性质上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三种元素的金属性越强,金属单质的熔点就越高

b.其碱性按NaOH、Mg(OH)2、Al(OH)3顺序依次减弱

c.常温下都能与浓硝酸剧烈反应生成硝酸盐,但剧烈程度依次减弱

d.等质量的钠、镁、铝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依次增加

(4)1932年,美国化学大师Linus Pauling提出电负性(用希腊字母χ表示)的概念,用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某种能力的相对大小。Linus Pauling假定氟元素的电负性为4,并通过热化学方法建立了其他元素的电负性。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电负性如下: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电负性

0.9

1.2

1.5

1.8

2.1

2.5

3.0

从上表可以看出电负性的大小与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事实表明,当两种元素的χ值相差大于或等于1.7时,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离子化合物,根据此经验规律,AlBr3中的化学键类型应该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钠、镁、铝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

(1)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取决于元素原子结构。钠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

(2)钠、镁、铝元素的阳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在短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第____周期____族。

(3)钠、镁、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某些性质上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三种元素的金属性越强,金属单质的熔点就越高

b.其碱性按NaOH、Mg(OH)2、Al(OH)3顺序依次减弱

c.常温下都能与浓硝酸剧烈反应生成硝酸盐,但剧烈程度依次减弱

d.等质量的钠、镁、铝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依次增加

(4)1932年,美国化学大师Linus Pauling提出电负性(用希腊字母χ表示)的概念,用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某种能力的相对大小。Linus Pauling假定氟元素的电负性为4,并通过热化学方法建立了其他元素的电负性。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电负性如下: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电负性

0.9

1.2

1.5

1.8

2.1

2.5

3.0

从上表可以看出电负性的大小与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事实表明,当两种元素的χ值相差大于或等于1.7时,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离子化合物,根据此经验规律,AlBr3中的化学键类型应该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