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液态水气化B.Al和Fe3O4的反应
C.浓硫酸的稀释D.Ba(OH)2•8H2O和NH4Cl(固体)混合

分析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

解答 解:A.液态水气化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反应,故A错误;
B.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B正确;
C.浓硫酸的稀释属于放热过程,不是反应,故C错误;
D.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中吸热或放热问题,熟记吸热或放热的判断规律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对于特殊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的要熟练记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本世纪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昌盛时期,科学家研究发现,进入生物体内的氧分子,可接受1个电子转变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进而引发产生一系列自由基.一切需氧生物在其机体内均有一套完整的活性氧系统(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能将活性氧转变为活性较低的物质,机体因此受到保护.
  人们利用羟胺(NH2OH)氧化的方法可以检测其生物系统中O2-含量,原理是O2-与羟胺反应生成NO2-和一种过氧化物.NO2-在对氨基苯磺酸和α-萘胺作用下,生成粉红的偶氮染体,染体在波长530nm处有显著吸收,且其吸收值与c(NO2-)成正比,从而可计算出样品中的O2-含量.某实验室用以上方法处理后测得溶液中c(NO2-)=2.500×10-3 mol?L-1
(1)请根据测定原理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2OH+2O2-+H+=NO2-+H2O2+H2O;
(2)计算该样品此时c(O2-)=5.000×10-3mol/L;
(3)如用羟胺氧化法测定O2-时,将其生成的过氧化物作为检测物,若选用氧化还原法进行定量分析(用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①请写出其测定原理的反应方程式2MnO4-+5H2O2+6H+=2Mn2++5O2↑+8H2O;
②测定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酸式滴定管、锥形瓶,滴定终点的现象为:锥形瓶中的溶液显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钒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和新型电池等.工业上以富钒炉渣(主要成分为V2O5、Fe2O3和SiO2等)为原料提取五氧化二钒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该工艺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NaCl、NH4Cl.
(2)焙烧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V2O5+4NaCl+O2=4NaVO3+2Cl2↑,焙烧炉中可用Na2CO3代替NaCl与富钒炉渣焙烧制得偏钒酸钠.用Na2CO3代替NaCl的优点是:无Cl2产生,不污染环境.
(3)234g固体偏钒酸钠在煅烧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减少值△W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其分解过程中a,(NH4V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7)

a、先分解失去NH3,再分解失去H2O
b、先分解失去H2O,再分解失去NH3
c、同时失去NH3和H2O
d、同时失去H2、N2和H2O
(4)为测定该产品的纯度,兴趣小组同学准确称取产品V2O5 2.0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使其完全生成(VO22SO4,并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L的H2C2O4溶液滴定,消耗标准液10.00ml.离子方程式为2VO2++H2C2O4+2H+═2VO2++2CO2↑+2H2O产品的纯度为91%.
(5)V2O5 具有强氧化性,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l2和V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V2O5+4Cl-+6H+=2VO++2Cl2↑+3H2O.用V2O5、KMnO4分别于浓盐酸反应制取等量的Cl2时,消耗V2O5、KMn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五种短周期元素M、N、P、Q、K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M与N,P、Q与K分别为同周期元素,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5倍,N的最低负价为奇数,P是同周期主族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Q与N能形成离子化合物,K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能相互反应
B.N单质能将K从其钠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C.N的氢化物沸点高于其它同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
D.P、Q、K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之间可能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庚烷的分子数约为NA
B.1L 0.1mol•L-l的Na2S溶液中S2-和HS-的总数为0.1NA
C.4.0 g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2NA
D.50mL 12 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芳香族羧酸通常用芳香烃的氧化来制备.芳香烃的苯环比较稳定,难以氧化,而环上的支链不论长短,在强烈氧化时,最终能氧化成羧基.某同学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反应原理:(如图4)
反应试剂、产物的物理常数:
名称相对分
子质量
性状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
乙醇乙醚
甲苯92无色液体易燃易挥发-95110.60.8669不溶易溶易溶
苯甲酸122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122.42481.2659微溶易溶易溶
主要实验装置和流程如图1、2: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置于图1装置中,在90℃时,反应一段时间,再停止反应,按如图3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1)操作Ⅰ所需的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烧杯;操作Ⅱ为蒸馏.
(2)如果滤液呈紫色,要先加亚硫酸氢钾,然后再加入浓盐酸酸化,加亚硫酸氢钾的目的是除去未反应的高锰酸钾,否则用盐酸酸化时会发生盐酸被高锰酸钾所氧化,产生氯气.
(3)下列关于仪器的组装或者使用正确的是ABD.
A.抽滤可以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沉淀
B.安装电动搅拌器时,搅拌器下端不能与三颈烧瓶底、温度计等接触
C.图1回流搅拌装置应采用直接加热的方法
D.冷凝管中水的流向是下进上出
(4)除去残留在苯甲酸中的甲苯应先加入NaOH溶液,分液,水层再加入浓盐酸酸化,然后抽滤,干燥即可得到苯甲酸.
(5)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溶液,取其中25.00mL溶液,进行滴定,消耗KOH物质的量为2.4×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为9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有人说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 下列假设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探究Na与水的反应可能有O2生成
B.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C.探究足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的气体产物是NO还是NO2
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金属钛(Ti)被誉为21世纪金属,其单质和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Ti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24s2
(2)纳米TiO2常用作下述反应的催化剂.

化合物甲的分子中采取sp2方式杂化的碳原子有7个,化合物乙中采取sp3方式杂化的原子对应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N>C.
(3)含Ti3+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TiCl(H2O)5]Cl2•H2O,其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共价键、配位键,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的σ键数目是18NA
(4)通过X-射线探知KCl、MgO、CaO、TiN的晶体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且知三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表:
离子晶体NaClKClCaO
晶格能/kJ•mol-17867153401
KCl、MgO、CaO、TiN四种离子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TiN>MgO>CaO>KCl.
(5)某种氮化钛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该晶体中与N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原子有12个:Ti原子的配位数为6;此配位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该晶胞中N、Ti原子之间的最近距离为a nm.则该氮化钛晶体的密度为$\frac{4×62}{{N}_{A}×(2a×1{0}^{-7})^{3}}$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只列计算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宾馆、办公楼等公共场所,常使用一种电离式烟雾报警器,其主体是一个放有镅-241(${\;}_{95}^{241}$Am)放射源的电离室.则${\;}_{95}^{241}$Am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
A.241B.146C.95D.3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