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abcd为短周期元素,a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c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d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B. 它们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

C. 只有a与其他元素生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D. bcd与氢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M电子层有1个电子,说明a属于第三周期第IA族元素,即为Na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推出bCc的最高价为最低价绝对值的3倍,cOc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则dFAF为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A正确;B、例如Na2O2Na2OCO2COO2F2OF2等,B正确;C、离子化合物中含有金属或NH4C正确;DCH形成的如CH≡CH,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D错误。答案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正丁烷、异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 △H=-2878kJ ·mol-1

(CH3)2CHCH3(g)+6.5O2(g) →4CO2(g)+5H2O(l) △H=-2869kJ· mol-1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丁烷的燃烧热大于异丁烷,故正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异丁烷的多

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正丁烷转化为异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小于异丁烷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的突出贡献在于

A.提出了元素周期律 B.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

C.揭示了燃烧的本质 D.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备CO2,下列措施可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降低反应温度 B.延长反应时间

C.粉碎大理石 D.加水稀释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机物X只含C、H、O三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00,若X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36%,则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X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50mL 18mol/L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A. 小于0.45mol B. 等于0.45mol

C. 0.45mol0.90mol之间 D. 大于0.90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质量为数为A的某阳离子Rn+, 核外有X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 )

A. A-X B. A-X- n C. A-X+n D. A+X-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l

C.向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盐酸,沉淀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a2+

D.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酒精灯外焰里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则原溶液中一定有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一Na2SO3、Na2SO4混合物样品ag,为了测定其中Na2S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

A.将样品配制成溶液V1 L,取其中25.00mL恰好与V2 mL浓度为cmol/L酸性KMnO4溶液完全反应

B.向样品中加足量H2O2,再加足量BaCl2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bg

C.将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c g

D.将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NaHSO3的洗气瓶、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Ⅰ、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Ⅱ,测定干燥管Ⅰ增重d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