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分)某学生为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中放有用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浸湿的脱脂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由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用操作编号填写);
  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

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

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

(3)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装置D中产生__________(填选项,多选不得分)现象时,可以说明使装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而不是SO2
 A.进气口一端脱脂棉上蓝色变浅,出气口一端脱脂棉上蓝色不变      

B.脱脂棉上蓝色均变浅
C.脱脂棉上的蓝色完全褪去                                      

D.脱脂棉上的蓝色不变
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H2SO4(浓)+C2SO2↑+CO2↑+2H2O    

(2)③①② 

(3)品红溶液褪色   

(4)AD   SO2+I2+2H2O=4H++2I- +SO4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生为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中放有用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浸湿的脱脂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SO4(浓)+C
  △  
.
 
2SO2↑+CO2↑+2H2O
2H2SO4(浓)+C
  △  
.
 
2SO2↑+CO2↑+2H2O

(2)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由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③①②
③①②
(用操作编号填写);
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
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
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
(3)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
品红溶液褪色
品红溶液褪色

(4)当装置D中产生
AD
AD
(填选项,多选不得分)现象时,可以说明使装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而不是SO2
A.进气口一端脱脂棉上蓝色变浅,出气口一端脱脂棉上蓝色不变
B.脱脂棉上蓝色均变浅
C.脱脂棉上的蓝色完全褪去
D.脱脂棉上的蓝色不变
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SO2+I2+2H2O=4H++2I-+SO42-
SO2+I2+2H2O=4H++2I-+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0分)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mL待测硫酸配制100 mL稀H2SO4溶液;以0.14mol·L1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 H2SO425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mL。

(1)该学生用标准0.14 mol·L1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H2SO4 25 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以上2~3 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                    

②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③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                                            

                                                                 

(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填“偏小”、“偏大”或“恰好合适”)        ,原因是                                  

(3)计算待测硫酸(稀释前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计算出结果到小数点后二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10分) 某学生为验证苯的沸点(80.1℃)比水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某些固定装置已略去)

(1) 该实验中能够说明苯的沸点比水低的实验现象是                              
(2) 使用该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难以控制苯蒸气的大量外逸,有人在盛苯的试管口装上一个带有直玻璃导管的塞子(如右图2所示) ,改进后装置的直玻璃导管能防止苯蒸气的大量外逸的原因是                      
(3) 该实验的加热方法是       ____,其优点是          
(4)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物在100~110℃时的主要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0分) 某学生为验证苯的沸点(80.1℃)比水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某些固定装置已略去)

(1) 该实验中能够说明苯的沸点比水低的实验现象是                              

(2) 使用该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难以控制苯蒸气的大量外逸,有人在盛苯的试管口装上一个带有直玻璃导管的塞子(如右图2所示) ,改进后装置的直玻璃导管能防止苯蒸气的大量外逸的原因是                      

(3) 该实验的加热方法是        ____,其优点是           

(4)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物在100~110℃时的主要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