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Na+、K+、OH、Cl
B.Na+、Cu2+、SO42、NO3
C.Mg2+、Na+、SO42、Cl
D.Ba2+、HCO3、NO3、K+

【答案】C
【解析】解:A.因H+、OH结合生成水,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但Cu2+为蓝色,与无色溶液不符,故B错误;

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且均为无色离子,故C正确;

D.HCO3、H+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在强酸性溶液中,含大量的H+,离子之间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等,则不能共存,结合常见离子的颜色来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SO2能使浸过溴水的滤纸褪色,这说明了(  )
A.SO2具有漂白性
B.溴具有氧化性
C.SO2具有氧化性
D.溴具有挥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某温度下,某一密闭容器中,M、N、R三种气体浓度的变化如图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当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N的体积分数与时间关系如图b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M(g)+3N(g)2R(g)H>0

B.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达到平衡后,若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度均增大,M的转化率减小

D.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C2H6O)的摩尔质量是46

B2mol水的摩尔质量数值上是1mol水摩尔质量的2

C.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都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D.氧气摩尔质量是氢气摩尔质量的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业含铜废料含有Cu、CuO、CuS、CuSO4等成分,利用该含铜废料可生产硝酸铜晶体[Cu(NO3)2 3H2O],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过程中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酸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a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

(4)“淘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图中的淘洗液与滤液溶质的阴离子相同,則试剂b是__________,淘洗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

(5)“反应”中使用20%硝酸和10% H2O2溶液,硝酸起酸的作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若该步骤只使用20%硝酸,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出现大量红棕色气体,则生成红棕色气体时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6)“一系列操作”是指化学实验操作,这些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学生用如图装置研究原电池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图中Zn片增重质量与Cu棒减轻质量的比值为65:64

B. (2)图中如果两极上都有气体产生,则说明Zn片不纯

C. (1)图中铜棒上没有气体产生

D. (2)图与(3)图中正极生成物质质量比为1:32时,Zn棒减轻的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由反应物 X 分别转化为 Y Z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 X→Z 反应的 ΔH<0 B.由 X→Y 反应的 ΔH=E5-E2

C.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 Y 的产率 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 Z 的产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钙可以用于改善地表水质、处理含重金属粒子废水和治理赤潮,也可用于应急供氧等。实验室可用工业碳酸钙(含MgCO3、FeCO3等杂质)制取纯净的碳酸钙,然后再用纯的碳酸钙制取过氧化钙,其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CaO2·8H2O呈白色微溶于水。

(1)写出反应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浓氨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常用冰水控制温度在0左右,其可能原因是(写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定产品中CaO2的含量的实验步骤是

第一步:准确称取a g产品于有塞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b g KI晶体,再滴入少量2 mol/L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

第二步: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第三步:逐滴滴入浓度为c 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至反应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 mL。

已知:I2+2S2O===2I+S4O

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产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都很规范,第三步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CaO2的质量分数可能________ (填“不受影响”“偏低”或“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6 molH2和3 molCO充入容积为0.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H2(g) + CO(g)CH3OH(g),6 s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0.6倍,则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