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升高温度 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 D.使用催化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从海带浸取液中提取碘,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I? + H2O2 = I2 + 2OH?

B.②中分液时含I2的CCl4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C.③中得到的上层溶液中含有I?

D.操作Z的名称是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上高考调研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硒(Se)是一种有抗癌、抗氧化作用的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1)基态硒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2)锗、砷、硒的第一电离能大小排序为 。H2SeO4的酸性比H2SeO3的强,其原因是

(3)H2SeO3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是 ;SeO32- 的立体构型是 。与SeO32- 互为等电体的分子有(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4)H2Se属于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单质硒的熔点为217℃,它属于 晶体。

(5)硒化锌(SnSe)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胞中硒原子的配位数为 ;若该晶胞密度为ρg•cm-3,硒化锌的摩尔质量为M g/mol。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晶胞参数a为 p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7的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c(Cl-)>c(NH4+)>c(H+)=c(OH-)

B.在pH=3的溶液中,Na+、Cl-、Fe2+、ClO-可大量共存

C.常温下,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D.向0.1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高三上期末B卷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研究小组对某溶液进行检测分析,该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H4+、K+、Al3+、HCO3﹣、Cl﹣、MnO4﹣、SO42﹣等离子中的几种离子:

①经实验可知溶液明显呈酸性.

②取1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甲,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未见沉淀产生.

③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乙,当沉淀增加到一定量后开始产生气体丙,最后沉淀完全溶解.

(1)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哪些离子?一定含有哪些离子?

(2)确定该无色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的实验方法是什么?

(3)写出MnO4﹣在酸性环境中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高三上期末B卷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X、Y、Z都是气体,反应前X、Y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2Y?2Z达到平衡时,测得反应物总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物总的物质的量,则平衡时X的转化率是( )

A.80% B.20% C.40% D.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高三上期末B卷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2SO2+O2?2SO3,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0.4mol/L,这段时间内v(O2)=0.04mol/(L•s),则这段时间为( )

A.0.1s B.2.5s C.5s D.1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高三12月阶段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Na2SO3样品,其中可能含Na2SO4、K2SO4、K2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测定样品成分及其含量,称取样品5.0g,加入5mL 6mol/L的硫酸(过量),向逸出气体后的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过滤得沉淀9.32g。取滤液作焰色反应实验,隔着蓝色钴玻璃观察无紫色。

⑴用上图仪器组装实验,气流从左向右各管口连接顺序是

⑵甲中汽油的作用是 。丙中X液体是

⑶要准确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乙中反应结束后,应进行的操作是 ,读数是应注意

⑷实验结束时测得丁中液体的体积为560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根据实验现象推断该样品中一定不含 ,Na2SO3的质量分数为 ,Na2SO4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6年8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的首个“氢经济示范城市”在江苏落户。用吸附了H2的碳纳米管等材料制作的二次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甲电极为正极,OH-移向乙电极

B.放电时,乙电极反应为:Ni(OH)2+OH-—e-=NiO(OH)+H2O

C.充电时,电池的碳电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D.电池总反应为H2+2NiOOH2Ni(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