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二氧化硫漂白作用时,从“氯气的漂白作用实际上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漂白作用”得到启发.为了探究二氧化硫作用得到底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产物,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粉末跟硫酸制取二氧化硫,现有下列三种硫酸溶液,应选用______   (填字母),理由是______;
A.98%浓硫酸B.70%硫酸C.10%稀硫酸
(2)为了探究SO2能否使品红褪色,该同学选择了正确的药品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指出实验装置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①______;②______.
(3)该同学选择了正确装置后,实验中控制二氧化硫以大约每秒3个气泡的速度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褪色.为此,你认为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微粒可能是______.
(4)该同学进一步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亚硫酸钠固体和亚硫酸氢钠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他得出的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肯定是HSO3-或SO3 2-.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其理由是______.
精英家教网
(1)硫酸和亚硫酸钠固体制取二氧化硫发生的是离子反应,如果硫酸浓度过大,硫酸是以分子形式存在,没有电离出H+,不能反应生成SO2;如果硫酸浓度过低,二氧化硫易溶于水,不利于二氧化硫放出,所以选取70%硫酸,故选B,
故答案为:B;98%的浓硫酸H+浓度小不易反应,10%硫酸浓度太稀不利于SO2放出;
(2)为控制硫酸的流量应选取分液漏斗,该实验是探究干燥的SO2能不能使品红褪色,所以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前要进行干燥,
故答案为:不能用长颈漏斗,应改用分液漏斗;缺少二氧化硫的干燥装置;
(3)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二氧化硫和酒精不反应,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不能使品红的酒精溶液褪色,由此得出S02的漂白作用是SO2与水作用的产物导致的,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生成亚硫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电离生成亚硫酸根离子,所以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微粒可能是:HSO3-、SO32-、H2SO3
故答案为:HSO3-、SO32-、H2SO3
(4)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都能水解生成亚硫酸,且亚硫酸氢根离子能电离生成亚硫酸根离子,所以两种溶液中都含有HSO3-、SO32-、H2SO3,所以不能确定使品红褪色的微粒肯定是HSO3-或SO3 2-
故答案为:不正确;因为亚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都会水解生成亚硫酸.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10g胆矾制取CuO,并证明CuO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反应.
(1)首先制备CuO,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缺少的步骤:
①称取10g胆矾,放入小烧杯中,再加水溶解;②向小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至产生大量沉淀;③用酒精灯在石棉网上加热小烧杯,至沉淀物完全黑色;④将以上混合物过滤,洗涤,
干燥
干燥
,然后研细;⑤检查④中洗涤是否完全的操作是
取最后几滴洗涤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浑浊,证明沉淀已洗净
取最后几滴洗涤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浑浊,证明沉淀已洗净

(2)用图1所示,按表中设计实验方法,证明CuO能催化7%H2O2溶液的分解,并与MnO2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
实验序号 双氧水体积 催化剂 待测数据
a 15mL
b 15mL 0.5g CuO
c 15mL 0.5g MnO2
①从设计原理看,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是
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②为探究CuO在实验b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除与
a比较外,还应补充以下实验(不必写具体操作):
A.证明CuO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B.
CuO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改变
CuO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改变

Ⅱ.摩尔盐[(NH42SO4?FeSO4?6H2O]
在空气中比一般亚铁盐稳定,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还原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取摩尔盐,实验步骤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用30%的NaOH溶液和废铁屑(含少量油污、铁锈、FeS等)混合、煮沸、冷却、分离,将分离出的NaOH溶液装入③中.
(2)利用容器②的反应,向容器①中通入氢气,应关闭活塞
A
A
,打开活塞
B、C
B、C
(填字母).向容器①中通入氢气的目的是
赶走硫酸铵溶液中的溶解O2和容器①液面上部的O2,防止Fe2+被氧化为Fe3+
赶走硫酸铵溶液中的溶解O2和容器①液面上部的O2,防止Fe2+被氧化为Fe3+

(3)待锥形瓶中的铁屑快反应完时,关闭活塞B、C,打开活塞A,继续产生的氢气会将锥形瓶中的硫酸亚铁(含极少部分未反应的稀硫酸)压到饱和硫酸铵溶液的底部.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试剂瓶底部将结晶出硫酸亚铁铵,抽滤,制得硫酸亚铁铵晶体.图3是抽滤装置的一部分,其中正确的是
A
A
.(填A或B)
(4)为了确定产品中亚铁离子的含量,研究小组用滴定法来测定.若取产品24.50g配成100mL溶液,取出10.00mL用0.1000mol?L-1KMnO4酸性溶液滴定,消耗KMnO4溶液10.00mL.
已知高锰酸钾与Fe2+的离子方程式为:MnO
 
-
4
+5Fe2++8H+=Mn2++5Fe3++4H2O
试求产品中摩尔盐的质量分数
80%
80%
.(NH42SO4?FeSO4?6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铝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金属,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金属铝是活泼的金属,但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原因是
铝表面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对内部的金属起到了保护作用
铝表面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对内部的金属起到了保护作用

(2)铝盐或铁盐能用于净水,是因为铝盐或铁盐在水溶液中形成了
胶体
胶体

(3)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在高温下得到铁的反应叫做“铝热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Fe2O3
 高温 
.
 
2Fe+Al2O3
2Al+Fe2O3
 高温 
.
 
2Fe+Al2O3

(二)有一种褐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所含杂质不溶于水和酸.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一小块样品,设计实验证明矿物样品中有Fe3+.实验用品:研钵、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滤纸、试管、胶头滴管
(4)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将样品在研钵中研细,倒入烧杯,加入稀硫酸,搅拌,过滤,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红色,则证明矿物样品中有Fe3+,不变红,则无
将样品在研钵中研细,倒入烧杯,加入稀硫酸,搅拌,过滤,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红色,则证明矿物样品中有Fe3+,不变红,则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火柴头上通常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等物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火柴头中有关物质的实验探究.
精英家教网
(1)检验火柴头中含有硫将两根火柴放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中漏斗下面,用一根燃着的火柴点燃它,慢慢拉动注射器活塞抽气,让火柴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稀品红溶液,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
①燃烧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
 

②可用于替代试管中品红溶液的试剂有
 
(填标号).
A.稀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B.饱和石灰水        
C.稀溴水                       D.烧碱溶液
③某同学提出用图乙所示方法进行实验更为简便.他的操作是:
i.当图乙中所示火柴头燃烧完时,立即移出火柴;
ii.
 

(2)证明火柴中的氯元素是以氯酸钾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以氯化钾的形式存在,请完成下列操作:
①取3~4根火柴,摘下火柴头,浸入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再往上述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和NaNO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将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和稀硝酸,可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将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会有
 
物质被浸出,说明火柴头燃烧时其中含有的
 
转化为该物质.
(3)测定火柴头中KClO3的含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i)刮取火柴头,小心研碎,称得质量为2.45g;
(ii)用适量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洗涤残渣;
(iii)往装有滤液和洗涤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NaNO2溶液、AgNO3溶液和稀硝酸,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沉淀;
(iv)干燥沉淀物,称得其质量为1.435g.
①反应中NaNO2、AgNO3均需要过量的原因是
 

②实验测得火柴头中KClO3的质量分数为
 

③如果第ii步中未洗涤沉淀残渣,测得KC1O3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如果第Ⅲ步中未洗涤AgCl沉淀,测得KClO3的质量分数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某种治疗胃病药品的主要成份是铝碳酸镁片,化学式为AlaMgb(OH)mCO3?n H2O,假设药品中的其它成份受热不分解,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硫酸反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铝碳酸镁片的组成.
实验一:取mg该药片,研成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测得装置C增重2.16g,装置D增重0.44g.
精英家教网
(1)装置C和D中盛放的药品是:C
 
  D
 

(2)实验开始前先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其目的是
 
,其操作方法是
 
.当B处的酒精灯点燃后以及反应结束后一段时间内仍然要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实验二:另取m g该药片,加入100mL1mol/L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滤去不溶物,向滤液中逐渐加入1mol/L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
精英家教网
(3)根据以上所给数据求出x=
 

(4)通过计算确定铝碳酸镁的化学式为
 

(5)有医生建议患有严重胃溃疡的患者最好慎用该药,试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这样建议的理由是
 

(6)有同学认为,不需要做实验一,只需要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再得知两个数据就可以求出铝碳酸镁的化学式,你认为这两个数据应该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市场上有各种品牌的抗胃酸药,如复方氢氧化铝、盐酸雷尼替丁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它们的差别及效果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仪器:研钵、250mL烧杯、100mL量筒、电子天平
实验药品:复方氢氧化铝、盐酸雷尼替丁、0.05mol/L盐酸、蒸馏水
实验过程:
实验一:
①称量1.000g研磨后的复方氢氧化铝放入烧杯中,加入75mL蒸馏水搅拌使药品溶解;
②向溶液中缓慢滴入0.05mol/L盐酸,不断搅拌并测量溶液的pH;
③至测量的pH在3.00时,且30s内基本不变停止滴加,记录读数,重复滴定两次;
④将药品换成1.000g盐酸雷尼替丁重复上述步骤.
实验数据如下:
复方氢氧化铝 盐酸雷尼替丁
滴定前 滴定后 滴定前 滴定后
1 0.01 79.8 0.02 18.6
2 0.00 79.5 0.03 19.0
3 0.03 80.5 0.00 18.7
实验二:
①在烧杯中加入0.05mol/L盐酸50mL;
②在溶液中加入1.000g复方氢氧化铝粉末,不断搅拌,计时并同时记录pH读数的变化;
③将复方氢氧化铝粉末换成盐酸雷尼替丁重复上述步骤.
实验数据如下: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5
复方氢氧化铝 3.53 3.62 3.70 3.75 3.79 3.84 3.88 3.89 3.90 3.92
盐酸雷尼替丁 1.72 1.65 1.60 1.55 1.74 1.80 1.84 1.87 1.87 1.88
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35 40
复方氢氧化铝 3.97 4.01 4.12 4.13 4.14 4.15 4.15
盐酸雷尼替丁 1.88 1.87 1.88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上述实验还缺少的仪器有
 
 

(2)用盐酸雷尼替丁进行实验二时,0~1.5min内pH减小的原因是:
 
;实验二不能反映药品发生反应时的实际环境,且实验时间较长,你认为应该如何控制该实验的条件
 

(3)请你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