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40℃时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消去反应        D.聚合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7?广州一模)甲酸(HCOOH)是一种有刺激臭味的无色液体,有很强的腐蚀性.熔点8.4℃,沸点100.7℃,能与水、乙醇互溶,加热至160℃即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气.
(1)实验室可用甲酸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一氧化碳:HCOOH
   浓H2SO4   
.
80℃-90℃
H2O+CO↑,实验的部分装置如图(1)所示.制备时先加热浓硫酸至80℃-90℃,再逐滴滴入甲酸.

①从图(2)挑选所需的仪器,画出Ⅰ中所缺的气体发生装置(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管、胶皮管,固定装置不用画),并标明容器中的试剂.

②装置Ⅱ的作用是
防止水槽中的水因倒吸流入蒸馏烧瓶中
防止水槽中的水因倒吸流入蒸馏烧瓶中

(2)实验室可用甲酸制备甲酸铜.其方法是先用硫酸铜和碳酸氢钠作用制得碱式碳酸铜,然后再与甲酸斥制得四水甲酸铜
[Cu(HCOO)2?4H2O]晶体.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2CuSO4+4NaHCO3═Cu(OH)2?CuCO3↓+3CO2↑+2Na2SO4+H2O
Cu(OH)2?CuCO3+4HCOOH+5H2O═2Cu(HCOO)2?4H2O+CO2
实验步骤如下:
Ⅰ、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③步骤ⅰ是将一定量CuSO4?5H2O晶体和NaHCO3固体一起放到研钵中研磨,其目的是
研细并混合均匀
研细并混合均匀

④步骤ⅱ是在搅拌下将固体混合物分多次缓慢加入热水中,反应温度控制在70℃-80℃,如果看到
有黑色固体生成
有黑色固体生成
(填写实验现象),说明温度过高.
Ⅱ、甲酸铜的制备:
将Cu(OH)2?CuCO3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热的蒸馏水,再逐滴加入甲酸至碱式碳酸铜恰好全部溶解,趁热过滤除去少量不溶性杂质.在通风橱中蒸发滤液至原体积的
1
3
时,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再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2-3次,晾干,得到产品.
⑤“趁热过滤”中,必须“趁热”的原因是
防止甲酸铜晶体析出
防止甲酸铜晶体析出

⑥用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洗去晶体表面的水和其它杂质
洗去晶体表面的水和其它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原理相同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
A.镀锌铁皮镀锌层厚度的测定:用1:4的硫酸溶液与镀锌铁皮反应,当产生的氢气速率明显减慢时,锌镀层完全反应
B.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将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来检验制得气体是否为乙烯
C.阿司匹林的提纯是将粗产品先溶解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过滤后向滤液加入盐酸,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抽滤并用少量的冷水洗涤晶体
D.用盐酸检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SiO2、CaCO3、Ca3(PO42中的哪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三学年模拟卷一化学试卷(理综)(5月份)(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
A.镀锌铁皮镀锌层厚度的测定:用1:4的硫酸溶液与镀锌铁皮反应,当产生的氢气速率明显减慢时,锌镀层完全反应
B.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将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来检验制得气体是否为乙烯
C.阿司匹林的提纯是将粗产品先溶解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过滤后向滤液加入盐酸,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抽滤并用少量的冷水洗涤晶体
D.用盐酸检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SiO2、CaCO3、Ca3(PO42中的哪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