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B.实验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明显变化

C.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D.若将甲电极换成铁棒,乙电极换成铜棒,则可实现在铁棒上镀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铁与钢的区别在于生铁含碳杂质,而钢不含

B.铜在自然界中的含量高,所以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

C.黑色金属材料包括铁、铬、锰及其化合物

D.金属一般都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上学期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B.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C.铝热剂、福尔马林、水玻璃、漂白粉均为混合物

D.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强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H2SO4>H3PO4 B.非金属性:Cl>Br

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已知:①

③C的化学式为C15H13NO4,—Bn是芳香性有机化合基团的缩写,且不含甲基。

盐酸卡布特罗是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病的药物,其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下:

46.反应类型:反应③ ,反应⑤

47.结构简式:—Bn 试剂W

48.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49.反应②在NaOH条件下反应,NaOH的作用

50.与NH3类似,羟基上的活泼氢也能和R—N=C=O发生类似⑤的化学反应,写出HOCH2CH2OH与生成高聚物的结构简式

51.试利用上述合成路线的相关信息,由甲苯、ClCH2CH2OH、(C2H5)2NH等合成普鲁卡因(无机试剂任用)

(合成路线表示方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上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所得固体M的成分,设计了如右图装置。倾斜A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M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B装置增重,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反应后进入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由上述实验事实可知:提示:铁和硫生成硫化亚铁,硫化铜是一种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

(1)固体M中一定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理由是

(2)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 ,如果实验中没有B装置,则C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

(4)稀硫酸和固体M反应后溶液中还残留淡黄色固体,该固体是 ,要分离出该固体,在实验操作中,除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进一步实验,测得固体M中各种成分的质量之和小于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质量之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a.M中有未反应的铁和硫

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

c.A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

d.气体进入D装置前未用浓硫酸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工业上制取漂白粉: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的Cl2

B.验证醋酸是弱电解质:常温下测定0.1 mol·L-1醋酸钠溶液的pH

C.探究FeCl3和KI溶液反应限度:向5mL0.1 mol·L-1 FeCl3溶液中加入0.1 mol·L-1KI溶液1mL,振荡,加苯萃取后,向水层中加入5滴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D.检验蔗糖水解生成的葡萄糖:蔗糖溶液在稀硫酸存在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与银氨溶液混合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二上联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甲酸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导电性弱

B.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C.10mL 1mol/L甲酸恰好跟10 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D.1mol/L甲酸溶液中c(H+)约为1×10-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五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0年10月1日,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火箭的燃料之一是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固体混合物,点燃时,铝粉被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2NH4ClO4===N2↑+4H2O+Cl2↑+2O2↑,反应放出大量热。

(1)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

(2)对该反应的反应类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氧化还原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

(3)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

(4)该反应中若生成1 mol Cl2,则电子转移数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