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以下微粒:

A. 碳正离子(CH3+ ) B.碳负离子(CH3—)C. 甲基 (﹣CH3) D.碳烯 (:CH2)

①四种微粒中,键角为120°的是_____(填序号).

②碳负离子(CH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与CH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是__(填化学式)

(2)在制取合成氨原料气的过程中,常混有一些杂质,如CO会使催化剂中毒.除去CO的化学方程式为(HAc表示醋酸):Cu(NH3)2Ac+CO+NH3=Cu(NH3)3(CO)Ac.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中含有的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②写出基态Cu2+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

③化合物Cu(NH3)3(CO)Ac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④在一定条件下NH3和CO2能合成尿素CO(NH2)2,尿素中C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1mol尿素分子中,σ 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

⑤Cu与O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晶胞的边长为a pm,则氧元素对应的离子在该晶胞中的坐标是_____,该晶体的密度为__g•cm﹣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现有含有少量NaCl、 Na2SO4、Na2CO3等杂质的NaNO3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NaNO3固体,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1)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①②③中均进行的分离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3)溶液3经过处理可以得到NaNO3固体,溶液3中肯定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为了除去杂质,可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

(4)实验探究小组在实验中需要用到456 mL1 mol•L-1的HNO3溶液,但是在实验室中只发现一瓶8 mol•L-1的HNO3溶液,该小组用8mol•L-1的HNO3溶液配制所需溶液。

①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包括_________、________mL量筒、烧杯、__________、胶头滴管等。

②该实验中需要量取8mol•L-1的HNO3溶液________mL。

③下列实验操作中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

A.取8mol•L-1的HNO3溶液溶液时仰视刻度线

B.量取用的量筒水洗后未进行任何操作

C. 8mol•L-1的HNO3溶液从量筒转移至烧杯后用水洗涤量筒并全部转移至烧杯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E.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未进行任何操作

(5)某同学转移溶液的操作如图所示,该同学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容量瓶的刻度线标在比较细的瓶颈之上的原因是___________。

A.为了美观 B.为了统一标准 C.为了提高准确度 D.方便刻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Ⅰ、下图表示的反应关系中,部分产物被略去。已知白色固体X的分解产物中只有A是白色固体,X、A、E、G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A+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E→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G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在溶液中X+E→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Ⅱ、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答题时,方程式中的M、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5)写出M溶于稀H2SO4和H2O2混合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6)某同学取Y的溶液加热煮沸除去H2O2后,冷却,再加入淀粉KI溶液,变为蓝色。写出加入淀粉KI溶液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Cl2将Z氧化为K2E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西省高三2月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一)硒元素(selenium)是第四周期、第VIA族元素,单质有红硒、黑硒和灰硒,其中灰硒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且有显著的光电效应,可应用于光电半导体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S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

(2)As和Se是同一周期的元素,As的第一电离能比Se大,原因是______。SeO42-中Se―O的键角比SeO3的键角________(填“大”或“小”)。 

(3)H2Se比H2S水溶液的酸性强,原因是_________。 

(4)灰硒的晶体为六方晶胞结构,原子排列为无限螺旋链,分布在六方晶格上,同一条链内原子作用很强,相邻链之间原子作用较弱,其螺旋链状图、晶胞结构图和晶胞俯视图如下。

螺旋链中S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

(二)利用CuSO4和NaOH制备的Cu(OH)2检验醛基时,生成红色Cu2O,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该晶胞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1,0,0);C为(1/2,1/2,1/2)。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________,它代表铜原子。

②若Cu2O晶体密度为d g·cm-3,晶胞参数为a pm,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值NA=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西省高三2月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含有c(FeCl3)=0.2 mol/L、c(FeCl2)=0.1 mol0/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

B. 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分离开

C. 向沸水中逐滴滴加0.1mol/L FeCl3溶液也可得到Fe(OH)3胶体

D. 加入NaOH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Fe2+ +2Fe3+ +8OH- =Fe3O4 +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2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反应为:xMg+Mo3S4 MgxMo3S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池放电时,Mg2+向负极迁移

B. 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Mo3S4+2xe﹣+xMg2+═MgxMo3S4

C. 电池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Mo3S4

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xMg﹣2xe﹣═x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CO2的回收利用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O2和CH4重整可制合成气(主要成分CO、H2),重整过程中部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CH4(g) = C(s) + 2H2(g) △H = +75.0 kJ·mol-1

②CO2(g) + H2(g) = CO(g) + H2O(g) △H = +41.0 kJ·mol-1

③CO(g) + H2(g) = C(s) + H2O(g) △H = -131.0 kJ·mol-1

(1)反应CO2(g) + CH4(g) = 2CO(g) + 2H2(g)的△H= ___________。

(2)固定n(CO2)= n(CH4),改变反应温度,CO2和CH4的平衡转化率见下图。

①同温度下CO2的平衡转化率 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于CH4的平衡转化率,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温下进行该反应时常会因反应①生成“积碳”(碳单质),造成催化剂中毒,高温下反应①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Pd-Mg/SiO2催化剂可使CO2“甲烷化”从而变废为宝,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的中间体是__________。

(4)卤水可在吸收烟道气中CO2的同时被净化,实现以废治废,其中涉及的一个反应是CaSO4 + Na2CO3 == CaCO3 + Na2SO4,则达到平衡后,溶液中c(CO32-)/c(SO42-) = __________。【用Ksp(CaSO4)和Ksp(CaCO3)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  )

A.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洗去铁屑表面的油污

B. 铝易发生钝化,可用于作飞机、火箭的结构材料

C. 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钠、镁、铝等金属

D.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硫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下学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1纳米(nm)=10-9m,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 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 有丁达尔效应 B. 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C. 不能透过滤纸 D. 所得分散系不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