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MnO4- → Mn2+ B.HCl → Cl2 C.Fe → Fe3+ D.KClO3 → O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五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应先用该液体润洗容量瓶

B.振荡分液漏斗时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

C.蒸发结晶时蒸发皿应放在泥三角上

D.锥形瓶用作反应容器时一定不能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文)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盐酸 B.Fe(OH)3胶体 C.NaCl溶液 D.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0 ℃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

10

20

30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

pH

8.3

8.4

8.5

8.8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HCO的水解程度增大,碱性增强。

乙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________NaHCO3的水解程度(填“大于”或“小于”)。

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________(填“甲”或“乙”)的判断正确。试剂X是________。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石灰水

(2)将加热煮沸后的溶液冷却到10 ℃,若溶液的pH________8.3(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则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3)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 ℃,丙断言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NaHCO3饱和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Na+)=c(HCO3-)+c(CO32-)+c(H2CO3)

b.c(Na+)+c(H+)=c(HCO3-)+c(CO32-)+c(OH-)

c.H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将8.1g铝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计算:

(1)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需要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化学小组为比较盐酸和醋酸的酸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装置如图:

实验方案:

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大的过量镁条,同时将两注射器中的溶液注入相应试管中,观察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

(1)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在上述实验方案中有一明显欠缺,该欠缺是

(2)在欠缺已经改正的方案下,反应起始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关系应是盐酸 醋酸最终产生氢气的体积关系应是盐酸 醋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实验中产生的氢气体积比理论值高,可能原因是 。实验室用过量镁与盐酸制取氢气时,若要减慢反应速率而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可以加入___ ___

A. 冰醋酸 B. 醋酸钠固体 C. 石灰石 D . 水 E . 食盐溶液.

(4)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比较盐酸和醋酸的酸性,请写出其中的一种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有以下物质:①石墨;②铝;③酒精;④氨水;⑤二氧化碳;⑥碳酸氢钠固体;⑦氢氧化钡溶液;⑧纯醋酸;⑨氧化钠固体;⑩氯化氢气体。

(1)其中能导电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2)写出物质⑥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3)写出物质⑥和⑧在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将物质⑥配制成溶液,逐滴加入⑦溶液中至沉淀量最大,写出离子方程式: ,检验离子沉淀完全的方法是 ,洗涤沉淀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图②表示压强对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的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根据图④可知,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CuO,调节pH在4~5之间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配制100 mL 0.10 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A.转移溶液时有液体飞溅

B.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定容时凹液面最底处高于刻度线

D.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就直接定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