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常温下Ksp(AgCl)=1.8×10-10,Ksp(AgI)=1.0×10-16,将AgCl与AgI的饱和澄清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一定量的AgNO3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清液混合后,AgCl与AgI都沉淀

B. 若向AgI清液中加入AgNO3,c(Ag+)增大,Ksp(AgI)也增大

C. 若取0.1435gAgCl固体溶于100mL水(忽略体积变化), c(Cl-)为0.01mol/L

D. 若AgNO3足量,AgCl与AgI都可沉淀,但是AgCl比AgI的物质的量多得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2017届高三3月双基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某学习小组在通过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研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后,对Na2S2O3产生了兴趣,查资料知Na2S2O3的名称为硫代硫酸钠,可视为一个S原子取代了Na2SO4中的一个O原子。该实验小组运用类比学习的思想预测了Na2S2O3的某些性质,并通过实验探究了自己的预测。

【提出假设】

(1)部分学生认为Na2S2O3与Na2SO4结构相似,化学性质也相似,因此室温时Na2S2O3溶液的pH____7(填“>”、“=”或“<”)。

(2)部分学生从S元素化合价推测Na2S2O3与Na2SO4性质相似,均具有较强的____。

【实验探究】取适量Na2S2O3晶体,溶于水中制成Na2S2O3溶液,进行如下探究(填写表中空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现象解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探究①

(3)____

溶液pH=8

(4)____

探究②

向新制氯水(pH<2)中滴加少量Na2S2O3溶液

氯水颜色变浅

(5)____

【实验结论】

(6)探究①__________。

(7)探究②__________。

【问题讨论】

(8)甲同学向“探究②”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并据此认为氯水可将Na2S2O3氧化。你认为该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9)请你重新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Na2S2O3被氯水氧化。你的方案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2月适应性考试(一)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X、Y、Z、W、M五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元素Z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这五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与Y以1 : 1的原子个数比形成的化合物有多种

B. 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不反应

C. 含有元素W的盐溶液既能显酸性,也能显碱性

D. 五种元素原子半径:Z>W>M>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3++Fe = 2Fe3+

B. 石灰石溶于醋酸:CaCO3+2CH3COOH=2CH3COO-+Ca2++CO2↑+H2O

C. 铜与浓硝酸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

D. 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取Na、NaOH、H2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恰好反应(反应时可加热煮沸),则Na、NaOH、H2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2:5 B. 3:3:4 C. 3:2:4 D. 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汽油、柴油和润滑油和植物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B. 在紫外线、饱和(NH4)2SO4溶液、CuSO4溶液、福尔马林等作用下,蛋白质均会发生变性

C. 煤的干馏、汽化、液化都是化学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D. 所有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物质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方法,下列对无机化合物分类如图:

(1)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K、Na、H、O、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②、④、⑥后面。

物质类别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①HNO3

②_______

③NaOH

④_______

⑤Na2SO4

⑥_______

⑦CO2

⑧SO3

⑨NH3

(3)写出⑦与少量的③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铝与③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浓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用该浓硫酸配制480 mL 1 mol· L-1的稀硫酸。

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 玻璃棒⑤药匙⑥量筒⑦托盘天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 mol· L-1。

b.配制稀硫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 ______________ (写仪器名称)。

c.经计算,配制480mL 1mol· 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mL。

d.对所配制的稀硫酸进行测定,发现其浓度大于1 mol· L-1,配制过程中下列各项操作可能引起该误差的原因有 ___________。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 。

B.将稀释后的稀硫酸立即转入容量瓶后,紧接着就进行以后的实验操作。

C.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

D.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

E.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现有一瓶无色澄清的溶液,可能由以下离子中的几种组成:Na+、K+、NH4+、Fe2+、SO42-、I-、CO32-、Cl-、SO32-、MnO4-,请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及现象回答问题:

步骤一:取适量待测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得到溶液A,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步骤二:向溶液A加入足量稀盐酸和BaCl2溶液,得到溶液B、白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步骤三:往B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得到黄褐色溶液C

(1)下列有关该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一定存在SO42-、I-、NH4+、SO32-

B. 一定不存在Fe2+、CO32-、MnO4-

C. 可能存在CO32-、Cl-、Na+、K+

D. 可用AgNO3溶液确认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2)步骤三得到黄褐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若向原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的盐酸,再加入足量的________(填化学式)并加热,通过现象也能得出步骤一、二相同的结论。

(4)对于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的阳离子,确认其存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1)下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 该反应的焓变ΔH____________0(填“<”、“>”或“=”)。② 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________K2(填“<”、“>”或“=”)。③ 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2)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O和H2,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达平衡后测得各组分浓度如下:

物质

CO

H2

CH3OH

浓度(mol?L-1)

0.9

1.0

0.6

①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

②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0.6molCO和0.4molCH3OH,此时V正______V逆(填“<”、“>”或“=”)。

(3)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甲醇燃料电池技术方面获得新突破,组装出了自呼吸电池及主动式电堆。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 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____________。

② 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工作一段时间后,当3.2g甲醇完全反应生成CO2时,有___________NA个电子转移。

(4)以上述电池做电源,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中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原因是(用相关的电极反应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