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嫦娥一号”登月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奔月”的梦想.
(1)“嫦娥一号”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这种推进剂的优点是(请写两条):
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产物为水,无污染
产物为水,无污染

(2)已知:25℃时,氢气(H2)、碳(C)、辛烷(C8H18,液体)、甲烷(CH4)的燃烧热△H依次为-285.8kJ/mol、-393.5kJ/mol、-5518kJ/mol、-890.3kJ/mol.又知下列变化过程的焓变:
H2(g)=H2(l)△H=-0.92kJ?mol-1;O2(g)=O2(l)△H=-6.84kJ?mol-1
H2O(l)=H2O(g)△H=+44.0kJ?mol-1.请根据上述信息填写下列空白:
①相同质量的H2、C、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填化学式)
H2
H2

②写出表示辛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C8H18(l)+
25
2
O2(g)=8CO2(g)+9H2O(l)△H=-5518kJ?mol-1
C8H18(l)+
25
2
O2(g)=8CO2(g)+9H2O(l)△H=-5518kJ?mol-1

③计算下列a、b两个反应的反应热,将计算结果填入空白处.
a.H2(g)+
1
2
O2(g)═H2O(g)△H=
-241.8
-241.8
 kJ?mol-1
b.H2(l)+
1
2
O2(l)═H2O(g)△H=
-237.5
-237.5
 kJ?mol-1
④已知H-H键键能为436kJ/mol,H-O键的键能为463.4kJ/mol,请合理选择③中的一个反应,计算O=O键键能为
498
498
kJ/mol.
分析:(1)液氢和液氧反应生成水,产物无污染,单位质量时,氢气放出大量的热量;
(2)①根据Q=
m
M
×△H计算;
②辛烷(C8H18,液体)的燃烧热为5518kJ/mol,结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判断;
③结合H2(g)+
1
2
O2(g)═H2O(l)△H=-285.8kJ/mol进行判断;
④根据反应热等于反应物总键能减生成物总键能计算.
解答:解:(1)液氢和液氧反应生成水,产物无污染,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故答案为:氢气放出的热量多;产物为水,无污染;
(2)①设质量都为m,相同质量的H2、C、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分别是
m
2
×285.8kJ、
m
12
×393.5kJ、
m
114
×5518kJ、
m
16
×890.3kJ,最大值应为
m
2
×285.8kJ,故答案为:H2
②辛烷(C8H18,液体)的燃烧热为5518kJ/m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8H18(l)+
25
2
O2(g)=8CO2(g)+9H2O(l)△H=-5518 kJ?mol-1
故答案为:C8H18(l)+
25
2
O2(g)=8CO2(g)+9H2O(l)△H=-5518 kJ?mol-1
③由氢气的燃烧热可知H2(g)+
1
2
O2(g)═H2O(l)△H=-285.8kJ/mol,
又知H2(g)=H2(l)△H=-0.92kJ?mol-1
O2(g)=O2(l)△H=-6.84kJ?mol-1
H2O(l)=H2O(g)△H=+44.0kJ?mol-1
利用盖斯定律:
则H2(g)+
1
2
O2(g)═H2O(g)△H=-285.8kJ/mol+44.0kJ/mol=-241.8kJ/mol;
H2(l)+
1
2
O2(l)═H2O(g)
△H=-285.kJ?mol-1-(-0.92kJ?mol-1)-
1
2
×(-6.84kJ?mol-1)+44.0kJ?mol-1=-237.5kJ?mol-1
故答案为:-241.8;-237.5;
 ④反应热等于反应物总键能减生成物总键能,以H2(g)+
1
2
O2(g)═H2O(g)△H=-241.8kJ/mol计算,
设O=O键键能为x,则436kJ/mol+
1
2
x-2×463.4kJ/mol=-241.8kJ/mol,x=498,
故答案为:498.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涉及盖斯定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燃烧热的定义,易错点为(2),注意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的计算公式的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嫦娥一号”登月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奔月”梦想.
“嫦娥一号”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已知在298K时,氢气(H2)、碳(C)、辛烷(C8H18)、甲烷(CH4)燃烧的热学方程式:
H2(g)+
1
2
O2(g)═H2O(l)△H=-285.8kJ/mol
C(g)+O2(g)═CO2(g)△H=-393.8kJ/mol
C8H18(l)+
25
2
O2(g)═8CO2(g)+9H2O(l)△H=-5518kJ/mol
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
相同质量的H2、C、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热最多的物质是放热最少的物质的放热量的
4.4
4.4
倍.(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已知:H2(g)═H2(l)△H=-0.92kJ/mol
O2(g)═O2(l)△H=-6.84kJ/mol
H2O(l)═H2O(g)△H=+44.0kJ/mol
请写出液氢和液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H2(l)+
1
2
O2(l)═H2O(g)△H=-237.5kJ/mol
H2(l)+
1
2
O2(l)═H2O(g)△H=-237.5kJ/mol

(3)氢气、氧气不仅燃烧能释放热能,二者形成的原电池还能提供电能,美国的探月飞船“阿波罗号”使用的就是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池反应式为:
负极:
2H2+4OH--4e-=4H2O
2H2+4OH--4e-=4H2O
;正极:
O2+2H2O+4e-=4OH-
O2+2H2O+4e-=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被专家视为地球的“后院”和“第八大洲”,有着可以为人类利用的丰富资源.现有科学探索发现,月球上蕴藏着丰富的钛、铁、铀、钍、稀土、镁、磷、硅、钠、钾、镍、铬、锰等矿产,其中钛铁矿(FeTiOx),不仅是生产金属铁、钛的原料,它所含的氧还是未来月球基地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重要来源.月球的土壤和岩石中蕴藏着丰富的“氦-3”燃料,“氦-3”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廉价的核聚变发电燃料.在地球矿产资源面临耗尽、石油枯竭迟早到来的情况下,载人航天登上月球,可以使之成为人类探测宇宙的前哨,对解决人类持续发展即将面临的难题具有重大意义.
设计问题: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的“嫦娥二号”将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探测,月球上蕴藏着丰富的钛、铁、铀、钍、稀土、镁、磷、硅、钠、钾、镍、铬、锰等矿产,这里的钛、铁、铀…指的是
 
.(原子或元素)
(2)“嫦娥一号”所用的燃料是液态氢,助燃剂是液态氧,燃烧时产生巨大推动力将“嫦娥”送上了太空.
①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液态氢作燃料除了燃烧时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外,另一个与环保有关的优点是
 

(3)月球岩层中含有较丰富的镁资源.利用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同时放出大量热,以解决人类在月球上生存的燃料问题,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你对二氧化碳灭火的启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下学期三调考试化学试卷 (带解析) 题型:填空题

(12分)(1)“嫦娥一号”登月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奔月”的梦想.“嫦娥一号”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这种推进剂的优点是相同质量时,氢气放出的热量多,产物为水无污染。
已知:H2(g)+O2(g)=H2O(l) ΔH=-285.8 kJ/mol  ;  H2(g)=H2(l) ΔH=-0.92 kJ/mol
O2(g)=O2(l) ΔH=-6.84 kJ/mol   ;  H2O(l)=H2O(g) ΔH=+44.0 kJ/mol
请写出液氢和液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①NH3(g)+HCl(g)===NH4Cl(s)       ΔH=-176 kJ/mol
②NH3(g)+H2O(l)===NH3·H2O(aq)    ΔH=-35.1 kJ/mol
③HCl(g)===HCl(aq)    ΔH= -72.3 kJ/mol
④NH3·H2O(aq)+HCl(aq)===NH4Cl(aq)+H2O(l)  ΔH=-52.3 kJ/mol
则NH4Cl(s)===NH4Cl(aq)的ΔH=______                  
(3)分别取40 mL的0.50 mol/L盐酸与0.55 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57.3 kJ的热量,写出表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
② 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c=4.18 J/(g·℃).为了计算中和热,实验时还需测量的数据有(填序号)__________;

A.反应前盐酸溶液的温度B.反应前盐酸溶液的质量
C.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D.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E.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F.反应后混合溶液的质量
③ 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
序号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氢氧化钠
混合溶液
1
20.0
20.1
23.2
2
20.2
20.4
23.4
3
20.5
20.6
23.6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__             __;
④假定该学生的操作完全同上,实验中改用100 mL 0.5 mol/L盐酸跟100 mL 0.55 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届河北省高一下学期三调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2分)(1)“嫦娥一号”登月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奔月”的梦想.“嫦娥一号”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这种推进剂的优点是相同质量时,氢气放出的热量多,产物为水无污染。

已知:H2(g)+O2(g)=H2O(l) ΔH=-285.8 kJ/mol  ;  H2(g)=H2(l) ΔH=-0.92 kJ/mol

O2(g)=O2(l) ΔH=-6.84 kJ/mol   ;  H2O(l)=H2O(g) ΔH=+44.0 kJ/mol

请写出液氢和液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①NH3(g)+HCl(g)===NH4Cl(s)        ΔH=-176 kJ/mol

②NH3(g)+H2O(l)===NH3·H2O(aq)     ΔH =-35.1 kJ/mol

③HCl(g)===HCl(aq)      ΔH = -72.3 kJ/mol

④NH3·H2O(aq)+HCl(aq)===NH4Cl(aq)+H2O(l)   ΔH=-52.3 kJ/mol

则NH4Cl(s)===NH4Cl(aq)的ΔH=______                   

(3)分别取40 mL的0.50 mol/L盐酸与0.55 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57.3 kJ的热量,写出表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

② 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c=4.18 J/(g·℃).为了计算中和热,实验时还需测量的数据有(填序号)__________;

A.反应前盐酸溶液的温度         B.反应前盐酸溶液的质量

C.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D.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E.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F.反应后混合溶液的质量

③ 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

序号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氢氧化钠

混合溶液

1

20.0

20.1

23.2

2

20.2

20.4

23.4

3

20.5

20.6

23.6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__              __;

④假定该学生的操作完全同上,实验中改用100 mL 0.5 mol/L盐酸跟100 mL 0.55 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