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某兴趣小组用如下流程对钢样进行探究。

(1)钢样中硫元素以FeS形式存在,FeS在足量氧气中灼烧,生成的固体产物中Fe、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该固体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检验钢样灼烧生成气体中的CO2,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a.酸性KMnO4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饱和小苏打溶液 d.浓H2SO4

(3)取10.00 g钢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灼烧,将生成的气体用足量1%的H2O2溶液充分吸收,再用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吸收液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20.00mL;另取10.00g钢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灼烧,将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碱石灰的U型管(如下图),碱石灰增重0.614 g。

①用l%H2O2溶液吸收S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别计算该钢样中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③实验测得的碳元素质量分数比真实值偏高,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U型管中生成的亚硫酸盐吸收了O2

b.碱石灰吸收了空气中的CO2

c.气体通过碱石灰的流速过快,末被充分吸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简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化学科研小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反应[可用aA(g)+bB(g)cC(g)表示的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图象(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α表示平衡转化率)。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I:若p1>p2,则此反应只能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B. 反应Ⅱ:此反应的ΔH<0,且T1<T2

C.反应Ⅲ:表示t1时刻一定是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反应Ⅳ:表示t1时刻增大B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 B. 硅是制取水泥的原料

C. 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D. 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完成下列有关KMnO4溶液和H2C2O4溶液的实验:

【实验一】用0.01mol/L 酸性KmnO4溶液和0.2mol/L H2C2O4溶液分别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用于探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KMnO4溶液需用_____进行酸化,参加反应的物质n(KMnO4):n(H2C2O4)=_____.

(2)第一组实验中褪色时间更长的是:_____(填“A”或“B”)组实验。

(3)第二组实验中B组实验中X为:__________。

(4)第三组实验发现Mn2+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催化剂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实验二】测定某乙二酸晶体(H2C2O4·xH2O)中的x值,具体操作如下:

(5)滴定:称取2.52g 乙二酸晶体,配成100mL溶液,准确量取25.00mL乙二酸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少量酸酸化,将0.1mol/L KMnO4标准溶液装入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在实验中发现,刚滴下少量KMnO4溶液时,需将锥形瓶摇动一段时间后,紫红色才慢慢褪去,再继续滴加时,紫红色就很快褪去了。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待到______,证明达到滴定终点。

(6)计算:再重复上述操作3次,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1

0.00

20.10

2

1.00

20.90

3

0.20

20.20

4

0.00

22.10

则x为__________。

(7)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会导致测量的乙二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配制KMnO4标准溶液定容时,仰视观察刻度线

B.不小心将少量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到锥形瓶外

C.滴定前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E.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应用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维生素C能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利用了维生素C的氧化性

B. 食品中大量添加苯甲酸钠灯防腐剂,可有效延长其保质期

C.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别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运用了焰色反应

D. “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指单质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并用激光笔照射

溶液变红褐色,出现

丁达尔效应

产生了 Fe(OH)3胶体

B

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氧化性:Fe3+>I2

c

将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产生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产生了乙烯

D

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

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BaCl2溶液呈酸性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室采用下列装置制取氨气,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子式为C8H16O2的有机物A,它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和C,且B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成C。则有机物A的可能结构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零模)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空气中加热钠生成淡黄色固体:2Na +O2Na2O2

B. 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3Fe +4H2O(g) Fe3O4 +4H2

C. 除去乙炔中的H2S气体:H2S +Cu2+= CuS↓+2H+

D. 实验室制备氨气:NH4 ClNH3↑+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