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小组同学看到一则报道:某造纸厂误将槽车中漂白液(NaCl和NaClO的混合液)倒入盛放饱和KAl(SO4)2溶液的池中,造成中毒事件。该小组同学为探究中毒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组同学依据漂白液具有漂白消毒的性质推测,漂白液中ClO-具有氧化性.实验如下:

Ⅰ.用pH试纸检验,漂白液pH>7,饱和KAl(SO4)2溶液pH<7.

Ⅱ.取10mL漂白液,依次加入Na2SO3溶液和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经检验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

Ⅲ.另取10mL,漂白液,加入品红溶液,溶液红色逐渐变浅,一段时间后褪为无色.

Ⅳ.再取10mL漂白液,加入品红溶液,加入少量稀硫酸酸化后,溶液红色立即变为无色.

①漂白液pH大于7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Ⅱ得出ClO-具有氧化性,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比实验Ⅲ和Ⅳ说明ClO-氧化性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依据(1)中的实验,提出:漂白液在酸性溶液中有Cl2生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探究漂白液在酸性溶液中是否能反应生成Cl2。

①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烧瓶中加入硫酸,不久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烧瓶中加入饱和KAl(SO4)2溶液,首先观察到产生大量的白色胶状沉淀,不久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A中加KAl(SO4)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漂白液与酸性溶液混合会产生Cl2.若取10mL漂白液与足量BaCl2溶液混合后,不断通入SO2至过量,在实验过程中可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五校高一上学期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种物理量,单位是mol

B.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为6.02×l023mol-l

C.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NA个原子

D.CO2的摩尔质量就是NA个CO2分子的质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宝坻区高二11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

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新考试大纲适应性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海洋碳循环中,通过右图所示的途径固碳。

①写出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______________。

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只来自于H2O。 用18O标记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将其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 (CH2O)x+x18O2+ xH2O)

(2)工业上常用高浓度K2CO3溶液吸收CO2得到溶液X,再利用电解法使K2CO3溶液再生,并将CO2富集,其装置如下图。在阳极区发生的反应包括_________和H++HCO3-=H2O+CO2↑。简述CO32-在阴极区再生的原理:______________。

(3)将上述富集的CO2和甲烷重整制合成气(CO和H2)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合成气用干制备甲醇的反应为:2H2(g) +CO (g) CH3OH(g) △H=-90.l kJ/mol

在T℃时,容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根据上表信息填空(填写“>”“< ”或“=”):

2c1_________c3;②|x|+|y|___________90.1;

③2p2_________p3;④α1+α2________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新考试大纲适应性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徳罗常败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某FeCl3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为1 mol,則Cl-的数目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 L乙烷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6NA

C.100 g含氢元素质量分数为12%的乙烯和乙醛(C2H4O)的混合物中,所含氧原子数目为NA

D.在一定条件下,将0.1mol N2和0.3 molH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第三次阶段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 H2、O2、熔融盐 Na2CO3 组成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 Fe(OH)2,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 P端通入CO2。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Y 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

B.不可以用 NaOH 溶液作为电解液

C.阴极发生的反应是:2H2O+2e-=H2↑+ 2OH-

D.X 端为电解池的阳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西省钦州市钦州港区高三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H4HSO4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SO42﹣)>c(NH4+)>c(H+)>c(OH﹣)

B.25℃ 时,将 a mo1•L﹣l 氨水与 0.01 moI•L﹣1 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完全时溶液中c(NH4+)=c(C1﹣),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

C.某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V变化的 曲线如图所示。Ⅱ为醋酸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且a、b两点水的电离程度:a<b

D.已知298K时氢氰酸(HCN)的Ka=4.9×10﹣10、碳酸的Ka1=4.4×10﹣7,Ka2=4.7×10﹣11,据此可推测将氢氰酸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Ⅰ﹒乙基香草醛()是食品添加剂的增香原料,其香味比香草醛更加浓郁。

写出乙基香草醛分子中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Ⅱ﹒乙基香草醛的同分异构体A是一种有机酸,A可发生以下变化:

提示:①

②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时,此碳原子才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羧基。

⑴A→C的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写出A的结构简式:

⑵乙基香草醛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D()是一种医药中间体,用茴香醛()经两步反应合成D,请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他原料自选,并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⑶乙基香草醛的同分异构体有很多种,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②遇FeCl3溶液显紫色,且能与浓溴水反应

③苯环上有两个烃基 ④苯环上的官能团处于对位

其中有一种同分异构体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4组峰,吸收峰的面积之比为1∶1∶2∶6,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⑷现有溴、浓硫酸和其他无机试剂,写出实现转化为的合成线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黑龙江牡丹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末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能证明氢氟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A.HF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

B.0.1mol/LNaF溶液的pH大于7[

C.HF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D.0.1mol/LHF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