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干燥的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可生成氨基甲酸铵固体,化学方程式为:,在四氯化碳中通入二氧化碳和氨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用来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将块状石灰石放置在试管中的带孔塑料板上,漏斗中所加试剂为____;装置2中所加试剂为____

(2)装置4中试剂为固体NH4ClCa(O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试管口不能向上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装置3中试剂为KOH,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

(3)反应时三颈瓶需用冷水浴冷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稀盐酸 H2SO4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干燥剂(干燥氨气) 降低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产量

【解析】

在装置1中稀盐酸与CaCO3发生反应产生CO2气体,在装置2中用浓硫酸干燥CO2气体,将干燥的CO2通入三颈烧瓶中;在装置4Ca(OH)2NH4Cl混合加热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NH3,经装置3盛有KOH固体的干燥管干燥后通入三颈烧瓶中,与CO2发生反应2NH3(g)+CO2(g)NH2COONH4(s) H<0,制取得到NH2COONH4

(1)装置1用来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在试管的带孔塑料板上放置块状CaCO3,在长颈漏斗中放置稀盐酸;装置2中所加试剂为浓硫酸,作用是干燥CO2气体;

(2)在装置4中试剂为固体NH4ClCa(OH)2,二者混合加热发生反应制取氨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试管口不能向上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管底部使试管破裂。装置3中试剂为KOH,其作用为干燥氨气。

(3)反应时三颈瓶需用冷水浴冷却,原因是2NH3(g)+CO2(g)NH2COONH4(s) H<0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可提高产物的产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按要求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NaHC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Al2(SO4)3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

(4)钠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报道,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甲烷的水合物)试采获得成功。甲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甲烷重整是提高甲烷利用率的重要方式,除部分氧化外还有以下两种:

水蒸气重整:CH4(g)H2O(g) CO(g)3H2(g) ΔH1=+205.9 kJ·mol1 

CO(g)H2O(g) CO2(g)H2(g) ΔH2=-41.2 kJ·mol1 ②

二氧化碳重整:CH4(g)CO2(g) 2CO(g)2H2(g) ΔH3 ③

则反应①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ΔH3______________kJ·mol1

.氮的固定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合成氨则是人工固氮比较成熟的技术,其原理为N2 (g)3H2 (g) 2NH3(g)

(2)在不同温度、压强和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初始N2H2 分别为0.1 mol0.3 mol时,平衡后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φ)如下图所示。

①其中,p1p2 p3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分别用vA(N2)vB(N2)表示从反应开始至达平衡状态AB时的化学反应速率,则vA(N2)________vB(N2)(“>”“<””)

③若在250 ℃、p1 105 Pa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1 L,则该条件下BN2 的分压p(N2)_____________________Pa (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以连二硫酸根(S2O)为媒介,使用间接电化学法也可处理燃煤烟气中的NO,装置如图所示:

(3)①阴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吸收转化后的主要产物为NH,若通电时电路中转移了0.3 mol e,则此通电过程中理论上吸收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mL

Ⅳ、常温下,a mol·L-1的醋酸与b mol·L-1Ba(OH)2 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2c(Ba2+)=c(CH3COO-),则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双键完全共轭(单键与双键相间)的单环多烯烃称为轮烯,[8]轮烯()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与苯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二氯代物有四种 D. 生成 1 mol C8H16 至少需要 4 mol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ZWR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之比为1:2Y原子和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WR是同周期相邻元素,Y的氧化物和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元素YZW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

(2)单质铜和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元素W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其非金属性比R弱,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因:__________。元素WR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关系为:________(写出化学式)

(4)R的一种氧化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工业上用Y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作该氧化物的吸收剂,写出吸收剂与足量该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5)YZ组成的化合物ZY,被大量用于制造电子元件。工业上用Z的氧化物、X单质和Y单质在高温下制备ZY,其中Z的氧化物和X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家们合成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的星烷,如三星烷、四星烷、五星烷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之间互为同系物

B. 六星烷的化学式为C18H22

C. 三星烷与丙苯互为同分异构体,四星烷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 它们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两种而三星烷得二氯代物有四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标准状况下14.4 g COCO2的混合气体,体积为8.96 L。则:

(1)混合气体的密度是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_______

(3)CO2CO的体积之比_______

(4)CO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

(5)CO2CO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_

(6)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

(7)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2(g)3B2(g)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图示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abc

B. 达到平衡时,AB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b > c > a

C. 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D. T2T1,则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对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速率进行实验探究。

(初步探究)

(l)为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中试剂A应为 ___

(2)写出实验③中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对比实验②③④,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

(继续探究)溶液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查阅资料:

ipH<11.7时,I-能被O2氧化为I2

ii. pH>9.28时,I2发生歧化反应:3I2+6OH-=IO3-+ 5I-+ 3H2OpH越大,歧化速率越快。

(4)小组同学用4支试管在装有O2的储气瓶中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分析⑦和⑧中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____

(5)甲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证实pH=10的条件下确实可以发生I-O2氧化为I2的反应,如右图所 示,请你填写试剂和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

(深入探究)较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小组同学分别在敞口试管和密闭试管中进行了实验⑨和⑩。

(6)对比实验⑨和⑩的现象差异,该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对实验⑨中的现象提出两种假设,请你补充假设1

假设1___

假设245℃以上I2易升华,70℃水浴时,c(I2)太小难以显现黄色。

(7)针对假设2,有两种不同观点。你若认为假设2成立,请推测试管⑨中冷却至室温后滴加淀粉出现蓝色的可能原因(写出一条)。你若认为假设2不成立,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