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纯碱可用于制造玻璃,也可用于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

B.用聚氯乙烯代替木材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C.黄河人海口沙洲的形成和卤水点豆腐,都体现了胶体聚沉的性质

D.“煤改气”、“煤改电”等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3月)综合练习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学生探究如下实验(A):

实验A

条件

现象

加热

i.加热后蓝色褪去

ii.冷却过程中,溶液恢复蓝色

ⅲ.一段时间后,蓝色重又褪去

(1)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是____。

(2)分析现象i、ii认为: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促进淀粉水解,冷却后平衡逆向移动。

设计实验如下,“现象a”证实该分析不合理:

“现象a”是____。

(3)再次分析:加热后单质碘发生了变化,实验如下:

I:取少量碘水,加热至褪色,用淀粉溶液检验挥发出的物质,变蓝。

Ⅱ: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冷却过程中一直未变蓝;加入稀H2SO4,瞬间变蓝。

对步骤Ⅱ中稀H2SO4的作用,结合离子方程式,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

(4)探究碘水褪色后溶液的成分:

实验1:测得溶液的pH≈5

实验2:取褪色后的溶液,完成如下实验:

①产生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②Ag2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③依据上述实验,推测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或离子)可能是_________。

(5)结合化学反应速率解释实验A中现象i、现象iii蓝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北湖校区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X、Y、Z、W、R属于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它们都不是稀有气体元素。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主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予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Y、Z、W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其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B. 元素X与R形成的双核阴离子能和X、Y形成的双核阴离子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

C. 元素Y、R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具有漂白性

D. 常温下,元素W的单质能与R最高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剧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北湖校区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元素周期表揭示了不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为一周期,每一纵列为一族

B. 原予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同一主族

C. 在元素周期表的过渡元素区域中寻找制备耐高温材料的元素

D. 第二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态都等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全国新课程高考仿真信息理综(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温下,往某浓度的氯水中滴人Na2S03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离子浓度的关系错误的是

A. a点:c(H+)>c(Cl-)>c(ClO-)

B. b点:l/2 c(Cl-)=c(SO42-)=0.005mol·L-1

C. 点:c(Na+)=2c(HSO3-)+2c(SO32-)

D. d 点:c(Na+)=c(Cl-)+c(HSO3-)+2c(SO32-)+2c(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7届高三第19届(3月)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实验探究NO能否与Na2O2反应以及反应后的产物,该小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连接用的乳胶管均已省略)。

经査阅资料知:①NO是不成盐氧化物;②2NO2+2NaOH =NaNO3+NaNO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完成实验,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a→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有同学认为该装置存在缺陷,则该缺陷是______________。

(3)连接好仪器,_____________,装入药品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在滴入浓硝酸,点燃酒精灯,通入氮气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⑷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能说明NO与Na2O2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5)探充NO与Na2O2反应的产物。

假设1:产物只有NaNO3;假设2:_________________;

假设3:产物为NaNO3和NaNO2的混合物。

为验证反应产物,该小组同学准确称取反应后的固体3.50g,用煮沸并冷却后的蒸馏水配成100.00mL溶液,取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KMnO4溶液(硫酸酸化)滴定,共消耗KMnO4溶液20mL。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产物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7届高三第19届(3月)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刀相关:下列有关说法

A. 用二氧化硫漂白后的食品显得白亮,二氧化硫可作食品漂白剂

B. 油脂在人体内水解为氨基酸和甘油等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

C. “天官二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 向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这是因为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21.6gFe粉和Cu粉的混合物中加入1L1mol/L HNO3充分反应,放出NO气体且金属有剩余。则反应后溶液中c(NO3-)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

A.0.45mol/L B.0.6 mol/L C.0.75 mol/L D.0.9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高考全真模拟(三)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科学家首次利用X射线现测到化学反应过渡态的形成。在固体催化剂表面“抓取”CO分子和O原子,并“配对”生 成CO2分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CO与CO2均为酸性氧化物

B. 大量CO2的排放可导致酸雨的形成

C. CO与O形成化学键过程中有电子转移

D. 固体催化剂的使用会降低该反应的焓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