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第五主族的磷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
(1)同磷灰石在高温下制备黄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Ca5(PO43F(s)+21SiO2(s)+30C(s)=3P4(g)+20CaSiO3(s)+30CO(g)+SiF4(g)△H已知相同条件下:4Ca5(PO43F(s)+3SiO2(s)=6Ca3(PO42(s)+2CaSiO3(s)+SiF4(g)△H12Ca3(PO42(s)+10C(s)=P4(g)+6CaO(s)+10CO(g)△H2SiO2(s)+CaO(s)=CaSiO3(s)△H3用△H1、△H2和△H3表示△H,则△H=
 

(2)白磷与氧气反应生成P4O10固体.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 kJ?mol-1、P-O b kJ?mol-1、P═O c kJ?mol-1、O═O d kJ?mol-1.根据图1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通过计算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三聚磷酸可视为三个磷酸分子(磷酸结构式如图2)之间脱去两个水分子产物,其结构式为
 
,三聚磷酸钠(俗称“五钠”)是常用的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
 

(4)次磷酸(H3PO2)为一元酸,分子中含一个羟基,其钠盐的正盐的化学式为
 
,该盐可用于工业上的化学镀镍.①化学镀镍的溶液中含有Ni2+和H2PO2-,在酸性等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
(a)□Ni2++□H2PO2-+□
 
=□Ni++□H2PO3-+□
 

(b)6H2PO-2+2H+=2P+4H2PO3-+3H2↑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并配平反应式(a);
②利用①中反应可在塑料镀件表面沉积镍-磷合金,从而达到化学镀镍的目的,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镀.请从以下方面比较化学镀与电镀.原理上的不同点:
 
;化学镀的优点:
 
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
分析:(1)根据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利用加合法构造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然后计算焓变;
(2)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据此计算判断.注意每摩尔P4中含有6molP-P键;
(3)一个磷酸中的羟基与另一个磷酸的氢之间可以脱水,据此来书写三聚磷酸的结构式,三聚磷酸钠(俗称“五钠”)即把三聚磷酸中的羟基氢原子均被钠原子代替的产物;
(4)次磷酸(H3PO2)为一元酸,因此其钠盐的正盐为NaH2PO2,残缺离子方程式的配平,注意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后一定要检查电荷是否守恒;
(5)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化学镀是利用化学腐蚀反应;化学镀装置简单,不需要电源,操作方便.
解答: 解:(1)热化学方程式4Ca5(PO43F(s)+2lSiO2(s)+30C(s)=3P4(g)+20CaSiO3(s)+30CO(g)+SiF4可以将下列三个反应相加得到:
4Ca5(PO43F(s)+3SiO2(s)=6Ca3(PO42(s)+2CaSiO3(s)+SiF4(g)△H1
6Ca3(PO42(s)+30C(s)=3P4(g)+18CaO(s)+30CO(g)3△H2
18SiO2(s)+18CaO(s)=18CaSiO3(s)18△H3
根据盖斯定律可得△H=△H1+3△H2+18△H3
故答案为:△H1+3△H2+18△H3
(2)各化学键键能为P-P  a kJ?mol-1、P-O b kJ?mol-1、P=O c kJ?mol-1、O=O  d kJ?mol-1
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所以反应P4(s)+5O2(g)=P4O10(s)的反应热△H=6akJ?mol-1+5dkJ?mol-1-(4ckJ?mol-1+12bkJ?mol-1)=(6a+5d-4c-12b)kJ?mol-1
故答案为:P4(s)+5O2(g)=P4O10(s) △H=(6a+5d-4c-12b)kJ?mol-1
(3)一个磷酸中的羟基与另一个磷酸的H之间可以脱水.结构式则为,“五钠”即五个钠原子,所以三聚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5P3O10,故答案为:;Na5P3O10
(4)次磷酸(H3PO2)为一元酸,因此其钠盐的正盐为NaH2PO2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2价,磷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2价,所以根据原子守恒结合电荷守恒可得配平的方程式为:H2O+Ni2++H2PO2-+═Ni+H2PO3-+2H+
故答案为:NaH2PO2;1,1,H2O,1,1,2H+
(5)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在镀件表面形成镀层,化学镀是利用化学腐蚀反应,在镀件表面形成镀层;化学镀相对于电镀而言,装置简单,不需要电源,操作方便,
故答案为: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化学镀是利用化学腐蚀反应,在镀件表面形成镀层;装置简单,节约能源,操作方便.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含义及反应热的计算、离子方程式的配平、电化学等方面的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若agCO2含b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
A、
ab
28
B、
ab
14
C、
28
b
D、
44b
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H2(g)、CO(g)、CH3OH(l)的燃烧热△H分别是-285.8kJ?mol-1、-283.0kJ?mol-1和-726.5kJ?mol-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CO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l)+O2 (g)═CO(g)+2H2O(l)△H1=-1009.5kJ?mol-1
B、已知:S(s)+O2(g)=SO2(g)△H1;S(g)+O2(g)=SO2(g)△H2;则△H1>△H2
C、2H2O(g)═2H2(g)+O2(g)△H1=+571.6 kJ?mol-1
D、△H>0的化学反应在高温条件下才能自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氨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测定氨分子的组成(图中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放NaOH的目的是:
 

(2)在干燥管B和D里应选用的干燥剂都是(填序号)
 

A、碱石灰
B、无水CuSO4
C、五氧化二磷
D、无水CaCl2 
(3)E装置中盛装浓硫酸的目的是
 

(4)待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N2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为a L,则被还原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b g,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5)上述实验中,如果省去B装置,测定氨分子组成的N、H原子个数的比值将会(填“增大”、“减小”或“无影响”)
 
,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
 

(3)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图为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图1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为氮气
 
、氢气
 

(2)氮气和氢气通过图2甲装置,图2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可以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
 
(填会或不会)发生倒吸,
原因是
 

(4)图2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能使铂丝保持红热,原因是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易溶强电解质的混合溶液10L,其中可能含有K+、Ba2+、Na+、NH4+、Cl-、SO42-、AlO2-、OH-中的几种,向其中通入CO2气体,产生沉淀的量与通入CO2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溶液中能确定存在的离子是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不能确定的离子中至少还存在一种
 
离子(填“阴”、“阳”),验证该离子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法是
 
,若确定只存在其中的一种,则该离子的最小浓度为
 

(2)写出BC段和DE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A、B、C、D、E五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各种离子不重复,沉淀包括微溶物).
阳离子H+、Na+、A13+、Ag+、Ba2+
阴离子OH-、C1-、CO32-、NO3-、SO42-
已知:①A、B两溶液呈碱性;C、D、E溶液呈酸性.
②A溶液与E溶液反应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A溶液与C溶液反应只有气体产生
③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 C只能与D反应产生沉淀.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B
 
   D
 

(2)E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请写出A与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50mL 0.018mol/L的Ag NO3溶液中逐滴加入50mL 0.020mol/L的盐酸(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若AgCl的Ksp=c(Ag+)?c(Cl-)=1.0×10-10(mol/L)2,试求:
(1)沉淀生成后溶液中c(Ag+
 

(2)沉淀生成后溶液的pH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