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用排空气法收集到无色无味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阳离子有H+、Mg2+、Al3+、NH4+
B、n(NH4+):n(Al3+):n(Mg2+)=4:2:1
C、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NO3-、Fe3+
D、溶液中n(Mg2+)=0.1 mol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说明气体是氢气,因此溶液显酸性,则CO32-和NO3-不能大量共存;
②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不存在铁离子;根据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图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Mg2+、Al3+;又因为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不变,这说明溶液中还存在NH4+,由于溶液中还必须存在阴离子,所以一定还有SO42-.结合图象中各阶段消耗的氢氧化钠,计算溶液中n(H+)、n(Mg2+)、n(Al3+)、n(NH4+),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根据①可知,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O32-和NO3-
根据②可知,产生的是白色沉淀,说明不存在Fe3+;根据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图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Mg2+、Al3+;又因为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不变,这说明溶液中还存在NH4+,根据溶液电中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阴离子SO42-
根据图象可知,第一阶段为氢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为0.1mol,则n(H+)=0.1mol;
第三阶段为铵根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为0.7mol-0.5mol=0.2mol,则n(NH4+)=0.2mol;
最后阶段为氢氧化钠溶解氢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钠0.8mol-0.7mol=0.1mol,则n[Al(OH)3]=0.1mol,根据铝元素守恒可知n(Al3+)=0.1mol;
第二阶段为氢氧化钠沉淀镁离子、铝离子,共消耗氢氧化钠为0.5mol-0.1mol=0.4mol,则n(Mg2+)=(0.4mol-0.1mol×3)×
1
2
=0.05mol,
A.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NH4+,故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n(NH4+):n(Al3+):n(Mg2+)=0.2mol:0.1mol:0.05mol=4:2:1,故B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NO3-、Fe3+,故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n(Mg2+)=0.05mol,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反应图象识别以及离子反应有关计算等,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题目难度较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16gO2中含有2NA个氧原子
B、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含有NA个单质分子
C、20℃,1.0×105 Pa,同体积的O2、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 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分离出来的方法是(  )
A、电泳B、电解C、凝聚D、渗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g O2和1g O3相比,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所含分子数相同
B、所含原子数相同
C、所含原子数不同
D、1g O3中所含分子数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进入煤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C、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配制稀硫酸
D、装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上易燃液体的危险品标志图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特征是(  )
A、胶体粒子能够作布朗运动
B、胶体粒子带电荷
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
D、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  )
A、H2O2的电子式:
B、CS2的比例模型:
C、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CCl4的结构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反应2A (s)+B (g)=2C (g)+D (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一定大于0
B、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增加,正极质量减少
C、其他条件不变,向纯水中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都能抑制水的电离,降低水的离子积
D、常温下,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钡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常温下Ksp(BaCO3)<Ksp(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直流电源,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上的c点显红色.为实现铁上镀锌,接通后,使c、d两点短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为直流电源的正极
B、c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C、f电极为锌板
D、e极发生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