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针对表中所列标号为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I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

2)第三周期元素除外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具有两性的是____________

3⑤⑥⑦单质的活泼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判断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

【答案】F C F NaOH Al(OH)3 Na>Mg>Al 碱性:NaOH>Mg(OH)2>Al(OH)3

【解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C,②为N,③为O,④为F,⑤为Na,⑥Mg,⑦为Al,⑧为S,⑨为Cl,⑩为Ar,然后利用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C,②为N,③为O,④为F,⑤为Na,⑥为Mg,⑦为Al,⑧为S,⑨为Cl,⑩为Ar

1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F的非金属性最强,碳元素形成的有机物种类最多;

2)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Cl的原子半径在第三周期最小,以上元素中Na的金属性最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NaOH的碱性最强,A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Al(OH)3具有两性;

3)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则NaMgAl单质的活泼性为NaMgAl,可利用单质分别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来验证或根据碱性NaOHMg(OH)2Al(OH)3来证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A中试管内盛放的物质是Ca(OH)2、NH4Cl固体。

【实验探究】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B中盛放的干燥剂为_____,干燥氨气能否用浓硫酸_____(填“能”或“不能”) ;

(3)若有10.7gNH4Cl固体,最多可制取NH3(标准状况)的体积是_____L;

(4)实验室收集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

(5)C、D装置中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填“C”或“D”),红色石蕊试纸变成____色;

(6)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7)为防止过量氨气造成空气污染,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合适的装置是_______(填“Y”或“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Cu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H2O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

(3)用第③步所得CuSO4·5H2O制备无水CuSO4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滤渣2制取Al2(SO4)3·18H2O,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案:

上述三种方案中,_________________方案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___________方案更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⑨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以下问题:

1)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填写元素符号)

2)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填写化学式)

3)能说明⑧与⑨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事实是______

4)能说明④与⑤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事实是_____

5)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填写元素符号),写出该元素的氢氧化物与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苯酚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利用过滤法不能将苯与三溴苯酚的混合物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MnO2与FeCl3·6H2O能否反应产生Cl2

实验操作和现象:

点燃酒精灯,加热

.A中部分固体溶解,上方出现白雾

.稍后,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

.B中溶液变蓝

(1)现象中的白雾是 ,形成白雾的原因是

(2)分析现象,该小组探究黄色气体的成分,实验如下:

a加热FeCl3·6H2O,产生白雾和黄色气体。

b用KSCN溶液检验现象和a中的黄色气体,溶液均变红。

通过该实验说明现象黄色气体含有

(3)除了氯气可使B中溶液变蓝外,推测还可能的原因

实验b检出的气体使之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证实推测成立。

溶液变蓝的另外一种原因是在酸性条件下,装置中的空气使之变蓝。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

(4)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是否含有Cl2,小组提出两种方案,均证实了Cl2的存在。

方案1:在A、B间增加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C

方案2:将B中KI-淀粉溶液替换为NaBr溶液;检验Fe2+

现象如下:

方案1

B中溶液变为蓝色

方案2

B中溶液呈浅橙红色;未检出Fe2+

方案1的C中盛放的试剂是

方案2中检验Fe2+ 的原因是

综合方案1、2的现象,说明选择NaBr溶液的依据是

(5)将A中产物分离得到Fe2O3和MnCl2,A中产生Cl2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所示装置和相应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a

试剂b

试剂c

装置

A

验证非金属性:N>C>Si

稀硝酸

Na2CO3

Na2SiO3溶液

B

验证氧化性:Cl2>Br2

浓盐酸

KMnO4

FeBr2溶液

C

验证SO2有还原性

浓硫酸

Na2SO3

KMnO4溶液

D

除去Na2SO3中的Na2SO4

氯水

混合物

NaOH溶液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D.提出电离学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H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1" mol·L-1, c(N)="2.4" 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

(2)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 (增大”“减小不变)。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4" mol·L-1,c(N)=amol·L-1;达到平衡后,c(P)="2" mol·L-1,a=

(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c(N)=" b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