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 ①④⑤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②④


考点: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水由液态到气态需要吸热.

解答: 解:①液态水汽化,即水由液态到气态需要吸热,但是物理变化过程,故①错误;

②胆矾加热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粉末,需要吸热,故②正确;

③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故③错误;

④氯酸钾分解需要吸热,故④正确;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会放出大量的热,故⑤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熟记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试剂在溶液中反应,当两种试剂的量发生改变时,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①FeBr2、氯水;    

②NaHCO3、Ca(OH)2;   

③NaHSO4、Ba(OH)2

④AlCl3、氨水;    

⑤AgNO3、氨水;       

⑥Na2CO3、盐酸;

⑦NaAlO2、盐酸;   

⑧FeCl3、NaOH.

 

A.

①②③④

B.

④⑤⑥⑧

C.

除④⑧外

D.

⑤⑥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含NO3的酸性工业废水,某电极反应式为2NO3+12H++10e=N2+6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

    A. 电源正极为A,电解过程中有气体放出

    B. 电解时H+从质子交换膜左侧向右侧移动

    C. 电解过程中,右侧电解液pH保持不变

    D. 电解池一侧生成5.6g N2,另一侧溶液质量减少l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不能推出该元素原子的(  )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核电荷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从海水中可获得的在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是(  )

 

A.

Mg

B.

K

C.

Br2

D.

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贡献之一是发明了对有机物分子进行结构分析的质谱法.其方法是让极少量的(10﹣9g)化合物通过质谱仪的离子化室使样品分子大量离子化,少量分子碎裂成更小的离子.如C2H6离子化后可得到C2H6+、C2H5+、C2H4+…,然后测定其质荷比.某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如下图所示(假设离子均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信号强度与该离子的多少有关),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 甲醇 B. 甲烷 C. 丙烷 D. 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有机物分子的三维结构的研究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氢原子的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峰值(信号)也不同,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二乙醚的结构简式为:

CH3﹣CH2﹣O﹣CH2﹣CH3其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峰值(信号)有两个,如图1所示:

(1)下列物质中,其核磁共振氢谱中给出的峰值(信号)只有一个的是  

A.CH3CH3        B.CH3COOH   C.CH3COOCH3   D.CH3OCH3

(2)化合物A和B的分子式都是C2H4Br2,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2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  ,请预测B的核磁共振氢谱上有  个峰(信号).

(3)用核磁共振氢谱的方法来研究C2H6O的结构,简要说明根据核磁共振氢谱的结果来确定C2H6O分子结构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谷胱甘肽水解后产生的 同分异构体有很多,其中含有一个甲基、一个硝基和一个羧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

 

A.

4种

B.

5种

C.

6种

D.

7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中性含有Na+的溶液中,还可能存在NH4+,Fe2+,Br,CO23,I,SO23六种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1)原溶液滴加足量氯水后,有气泡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向橙黄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

(3)橙黄色溶液不能使淀粉变蓝

由此推断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A. NH4+,Br,CO23 B. NH+4,I,SO23

  C. Fe2+,I,CO23 D. Fe2+,I,SO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