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A.三脚架 B.酸式滴定管 C.长颈漏斗 D.蒸发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一上第三次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

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广西河池市高三上第五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硼酸(H3BO3)与铝酸(H3AlO3)结构相似,可写成B(OH)3。

(1)已知H3BO3的电离常数为5.8×10﹣10,H2CO3的电离常数为Ka1=4.4×10﹣7、Ka2=4.7×10﹣11。向盛有饱和硼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L Na2CO3溶液, (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气泡逸出。

(2)已知H3BO3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BO3+OH﹣=B(OH)4﹣,写出硼酸的电离方程式 ,它是 元酸。(填“一”或“二”或“三”)

(3)硼酸和甲醇在浓硫酸存在下生成B(OCH3)3,B(OCH3)3可与NaH反应制得易溶于水的强还原剂硼氢化钠(NaBH4)。①NaB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写出生成NaBH4的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生成B(OCH3)3的化学方程式

③用NaBH4和过氧化氢可以设计成一种新型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每摩尔NaBH4释放8mole﹣。写出这种电池放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H3BO3可以通过电解的方法制备。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①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②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BO3的原因

(5)过硼酸钠晶体(NaBO3·4H2O)是一种优良的漂白剂,在70℃以上加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 实验测得过硼酸钠晶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则T2℃时所得晶体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上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O2+PtF6=O2(PtF6),已知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Pt的化合价为+5,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 是氧化剂,PtF6 是还原剂

B.O2(PtF6)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C.O2(PtF 6)中不存在共价键

D.每生成1mol O2(PtF6)则转移1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上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B.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实质上是电解过程,是化学变化

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D.Cl2、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湖南省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500 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和Al的总质量为8 g

B.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

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

D.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湖南省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普宁市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A.金属氧化物 化合物 B.溶液 胶体

C.电解质 化合物 D.混合物 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0.5L 1.0 mol·L-1 FeCl3溶液与0.2L 1.0 mol·L-1MgCl2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 B. 3∶2 C.15∶4 D. 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