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易变质的是

①氯水 ②水玻璃 ③烧碱 ④漂白粉 ⑤过氧化钠

A.除⑤外 B.除②③外 C.除①④外 D.均易变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上教学质检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常用于印染工业的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可溶于水,但不溶于甲醇,其固体受热、遇水都会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甚至引起燃烧,工业制备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保险粉应如何保存? (填一个注意事项)。

(2)由锌块制备锌粉的目的是 ;向液锌中鼓入M气体,使液态锌雾化,冷却得到粒度约为180μm(1m=106μm)的锌粉.鼓入气体M为常见的双原子单质分子,则M的化学式为 ;分散系A为 (填“溶液”“胶体”或“悬浊液”)。

(3)流程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流程③的分离方法步骤为 、洗涤、干燥,其中洗涤所用试剂是 ;实验室加入NaCl固体的作用是

(5)保险粉可以用于除去废水中的重铬酸根离子(Cr2O72-被转化为Cr3+,S2O42-被转化为SO42-),这是目前除去酸性废水中重铬酸根离子的有效方法之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保险粉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氧气而发生氧化。其方程式为:

①2Na2S2O4+O2+H2O=4NaHSO3或②2Na2S2O4+O2+H2O==4NaHSO3+NaHSO4

若在此条件下NaHSO3不会被氧化,请设计实验证明氧化时发生的反应是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①“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②“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说明水银发生了还原反应

B.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2Fe3++3Cu

C.根据①可知温度计打破后可以用硫粉覆盖水银,防止中毒

D.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省高一上模拟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水并进行相关实验。

(1)装置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取少量装置①中的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具有的性质是

(3)实验室常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下列试剂也可用于吸收氯气的是 (填字母);

a.饱和NaCl溶液 b.蒸馏水 c.Na2SO3溶液

(4)欲验证Cl2的氧化性强于I2,取少量装置①中的溶液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省高一上模拟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工业上通过2Al2O3+3C+6Cl24AlCl3+3CO2制取无水氯化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l2O3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Cl2被还原

C.每生成1 mol CO2转移2 mol电子 D.CO2为氧化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省高一上模拟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装置及相应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用①装置制取氯气 B. 用②装置除去CO2中的少量SO2气体

C. 用③装置分离水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D. 用④装置收集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省高二上模拟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胶体中F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_______________.

(2) 写出A、B、H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H2O2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②写出C的酸性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鉴定E中阳离子时,可先加入_____________溶液,再加热使之产生气体

(5)在C溶液中加入与C等物质的量的Na2O2,恰好使C转化为F,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省高二上模拟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溶液,不另加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分别开的是( )

A.NaCl,Na2CO3,NaAlO2,NaHCO3 B.Na2SO4,KNO3,(NH4)2SO4,MgCl2

C.FeCl3,NaOH,AlCl3,HNO3 D.AgNO3,NaCl,Na2SO4,Na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天津市五区县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用玻璃棒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含有Na+

B

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Ksp[Fe(OH)3]<Ksp[Al(OH)3]

C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 mol·L-1 Na2CO3溶液的pH约为11;0.1 mol·L-1 NaHCO3溶液的pH约为8。

HCO3-结合H+的能力比CO32-的强

D

用Fe3+浓度相同的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分别清洗做完银镜反应的试管,FeCl3溶液清洗得干净

存在可逆过程:

Fe3++Ag Fe2++Ag+,且溶解度AgCl<Ag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