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分)(1)向1 L AlCl3和FeCl3混合溶液中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时,产生的沉淀量可达最大值;继续加入NaOH溶液,沉淀开始溶解,当前后加入的NaOH总量达到b mol时,沉淀不再减少,则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lCl3的物质的量         

(2)已知:2Fe3++2I = 2Fe2++ I2;  2Fe2++Br= 2Fe3++2Br

①向含有1mol FeI2和1.5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2mol Cl2,此时被氧化的离子是  

②如果向①的溶液中通入3mol Cl2,则被氧化的离子对应的氧化产物分别是     

(3)①若m g铁屑与含有 n gHNO3的硝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若 m : n =" 1" : 2.7,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还原产物只有一种,且只生成一种盐)

②若含 n g HNO3的稀硝酸溶液恰好使5.6g铁粉完全溶解,若有 n/4 gHNO3被还原成NO(无其它还原产物)则 n 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条件下锌和硝酸反应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此时硝酸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

 

【答案】

(14分)(1)(4a-3b )/3;b-a  (2) ①I-  Fe2+ ② Fe3+  I2  Br2

(3)① 5Fe +12HNO3=5Fe(NO3)2 + N2↑ + 6H2O ②16.8 ≤ n ≤ 25.2 ③N2O或NH4NO3

【解析】

试题分析:(1)设AlCl3和FeCl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和y,则根据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Cl3+3NaOH=Al(OH)3↓+3NaCl、FeCl3+3NaOH=Fe(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可知,3x+3y=amol、x=bmol-amol,解得y=,所以铁离子的浓度是/L。

(2)①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可知,还原性强弱顺序是I>Fe2>Br。2mol氯气得到4mol电子,1mol FeI2失去3mol,所以氯气还能氧化1mol亚铁离子。

②3mol氯气得到6mol电子,溶液中碘离子生成2mol电子,亚铁离子失去2.5mol,所以还能氧化1.5mol溴离子,即氧化产物是Fe3+、I2、Br2

(3)①铁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所以氧化产物应该是硝酸亚铁,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Fe +12HNO3=5Fe(NO3)2 + N2↑ + 6H2O。

②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Fe+4HNO3=Fe(NO3)3+NO↑+2H2O、3Fe+8HNO3=3Fe(NO3)2+2NO↑+4H2O。由于反应中有1/4的硝酸被还原,所以根据铁是0.1mol可知,硝酸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是16.8g和,则n的取值范围是16.8 ≤ n ≤ 25.2。

③设锌的物质的量是2xmol,则硝酸是4xmol,生成硝酸锌是2xmol,所以没有被还原的硝酸是4xmol,则被还原的硝酸是5xmol-4xmol=xmol,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硝酸在反应中得到4个电子,即还原产物是N2O;另外如果没有被还原的硝酸并没有全部和锌离子结合生成硝酸锌,则也可能生成硝酸铵,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就是4Zn+10HNO3=4Zn(NO3)2+NH4NO3+3H2O,因此正确的答案是N2O或NH4NO3

考点:考查铝离子、铁离子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有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和计算以及金属和硝酸反应的有关判断和金属

点评:该题难度较大,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灵活应变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应试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4分)二氧化氯(ClO2)作为一种高效强氧化剂已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I级安全消毒剂。常温下二氧化氯为黄绿色或橘黄色气体,性质非常不稳定,温度过高或水溶液中ClO2的质量分数高于30%等均有可能引起爆炸,易与碱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1)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制备ClO2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在反应开始之前将烧杯中的水加热到80℃,然后停止加热,并使其温度保持在60~80℃之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                 ,图示装置中缺少的一种必须的玻璃仪器是         

②装置A用于溶解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其中最好盛放       (填字母)。

A.20mL 60℃的温水                               B.100mL冰水

C.100mL饱和食盐水                         D.100mL沸水

③在烧瓶中加入12.25g KClO3和9g草酸(H2C2O4),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水浴加热,反应后生成ClO2的质量为                 

(2)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饮用水中ClO2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水样的pH至7.0~8.0;

       步骤3:加入足量的KI晶体;

       步骤4:加入少量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

       步骤5:再调节溶液的pH≤2.0;

       步骤6:继续用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

①步骤1中若要量取20.00mL水样,则应选用的仪器是              

②步骤1~4的目的是测定水样中ClO2的含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步骤4中加入的指示剂为            ,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③步骤5的目的是使将溶液中的还原为以测定其含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④若饮用水中的含量超标,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还原为,则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              (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届江苏泰州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修)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4分)有两只密闭容器A和B,A能保持恒容,B能保持恒压。起始时向容积相等的A、B中分别通入等量的NH3气体,使之发生反应:2NH3(g) 3H2(g)+N2(g),并达到平衡。则:

(1)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t(A)    t(B),NH3的转化率:a(A)     a(B) (填“>”、“=”或“<”)。

(2)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A)    v(B) (填“>”、“=”或“<”)。

(3)达到平衡后,在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氦气。则B中的化学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A中的化学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达到平衡后,向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原反应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A容器中H2的百分含量    ,B容器中NH3的百分含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 题型:填空题

(14分)已知CO2(g)+H2(g)CO(g)+H2O(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如下表:

t/℃

700

800

850

1 000

1 200

K

2.6

1.7

1.0

0.9

0.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正向反应是_______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

(2)若达平衡后降温,则平衡向________移动,CO2转化率________,正反应速率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850℃发生上述反应,以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恒容反应器中,其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有________(选填A、B、C、D、E)

 

A

B

C

D

E

n(CO2)

3

1

0

1

1

n(H2)

2

1

0

1

2

n(CO)

1

2

3

0.5

3

n(H2O)

5

2

3

2

1

(4)在850℃时,可逆反应:CO2(g)+H2(g)CO(g)+H2O(g),在该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

时间/min

CO2

(mol/L)

H2

(mol/L)

CO

(mol/L)

H2O

(mol/L)

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062

3

c1

c2

c3

c3

4

c1

c2

c3

c3

则3 min~4 min平衡后c3=______________,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届年天津市等三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共14分)实现 “节能减排” 和“低碳经济”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将CO2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下图1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

(1)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DH>0,DS>0   B.DH>0,DS<0   C.DH<0,DS<0    D.DH<0,DS>0

(2)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l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l 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2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H3OH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 =              mol·(L·min)-1

H2的转化率w(H2) =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及时液化抽出

C.选择高效催化剂          D.再充入l molCO2和3 molH2

(3)25℃,1.01×105Pa时,16g 液态甲醇完全燃烧,当恢复到原状态时,放出363.3kJ的热量,写出表示CH3OH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4)选用合适的合金为电极,以氢氧化钠、甲醇、水、氧气为原料,可以制成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燃料电池,此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4分)已知CO2(g)+H2(g)CO(g)+H2O(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如下表:

t/℃

700

800

850

1 000

1 200

K

2.6

1.7

1.0

0.9

0.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正向反应是_______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

(2)若达平衡后降温,则平衡向________移动,CO2转化率________,正反应速率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850℃发生上述反应,以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恒容反应器中,其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有________(选填A、B、C、D、E)

 

A

B

C

D

E

n(CO2)

3

1

0

1

1

n(H2)

2

1

0

1

2

n(CO)

1

2

3

0.5

3

n(H2O)

5

2

3

2

1

(4)在850℃时,可逆反应:CO2(g)+H2(g)CO(g)+H2O(g),在该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

时间/min

CO2

(mol/L)

H2

(mol/L)

CO

(mol/L)

H2O

(mol/L)

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062

3

c1

c2

c3

c3

4

c1

c2

c3

c3

则3 min~4 min平衡后c3=______________,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