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NaCl溶液中混有Na2S和NaI,为了除去杂质,并将杂质逐一分离,选用如下操作:

①通入Cl2;②加碘水;③用CCl4萃取;④过滤;⑤分液。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①③⑤    C、④⑤③②①     D、⑤②①④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徐汇区二模)卤水中的主要成分为食盐(假设其所含杂质仅为NaBr),为了充分利用资源,有研究人员开发了以晒盐卤水和化肥碳酸氢铵为原料制取纯碱的工艺,其生产流程如图.

(1)写出卤水和碳酸氢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Cl+NH4HCO3=NaHCO3↓+NH4Cl
NaCl+NH4HCO3=NaHCO3↓+NH4Cl

(2)操作I是
过滤、洗涤
过滤、洗涤
(填操作名称),试剂X为
盐酸
盐酸
,残液除NH4Cl外,还含有
NaBr
NaBr

(3)若滤渣中含有NH4Cl杂质,则可能导致纯碱中混有杂质,写出煅烧时产生杂质的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HCO3+NH4Cl
  △  
.
 
NaCl+NH3↑+H2O+CO2
NaHCO3+NH4Cl
  △  
.
 
NaCl+NH3↑+H2O+CO2

(4)实验室检测滤渣中是否含有NH4Cl的操作是
取洗涤液,加入足量硝酸至溶液呈酸性,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无沉淀说明纯净
取洗涤液,加入足量硝酸至溶液呈酸性,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无沉淀说明纯净

(5)碳酸氢铵与氯化钠的配料比是影响纯碱质量的因素之一,如图是
n(NH4HCO3)
n(NaCl)
(摩尔比)对NaHCO3产率的影响.实际生产中选择
n(NH4HCO3)
n(NaCl)
=1.2.
①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bc
bc

a.碳酸氢铵过量是为了充分利用卤水
b.碳酸氢铵过量是为了减少纯碱中的NaCl
c.碳酸氢铵过量太多将会导致生产成本过高
②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的损耗,生产1mol纯碱,需消耗碳酸氢铵
2.4
2.4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H4HCO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所含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O<N<C
B、同周期的三种元素的得电子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N>C
C、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少量的NH4HCO3固体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
D、其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
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和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精英家教网
A.海底热液研究(图1)处于当今科研的前沿.海底热液活动区域“黑烟囱”的周围常存在FeS、黄铜矿及锌矿等矿物.
(1)Ni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分析下表,铜的第一电离能(I1)小于锌的第一电离能,而铜的第二电离能(I2)却大于锌的第二电离能,基主要原因是
 

电离能/kJ?mol-1 I1 I2
746 1958
906 1733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N>O>S>C        B.CO2与COS(硫化羰)互为等电子体
C.NH3分子中氮原子采用sp3杂化  D.CO、H2S、HCN都是极性分子
(4)“酸性热液”中大量存在一价阳离子,结构如图2,它的化学式为
 

(5)FeS与NaCl均为离子晶体,晶胞相似,前者熔点为985℃,后者801℃,其原因是
 
.在FeS晶胞中,与Fe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S2-围成的多面体的空间构型为
 

B.制备KNO3晶体的实质是利用结晶和重结晶法对KNO3和NaCl的混合物进行分离.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记录:
NaNO3 KNO3 NaCl KCl
10℃ 80.5 20.9 35.7 31.0
100℃ 175 246 39.1 56.6
查阅资料:文献中查得,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S/g)如下表:
实验方案:
Ⅰ.溶解:称取29.8g KCl和34.0g NaNO3放入250mL烧杯中,再加入70.0g蒸馏水,加热并搅拌,使固体全部溶解.
Ⅱ.蒸发结晶:继续加热和搅拌,将溶液蒸发浓缩.在100℃时蒸发掉50.0g 水,维持该温度,在保温漏斗(如图3所示)中趁热过滤析出的晶体.得晶体m1g.
Ⅲ.冷却结晶: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实验时室温为10℃)后,进行减压过滤.得KNO3粗产品m2g.
Ⅳ.重结晶:将粗产品全部溶于水,制成100℃的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抽滤.得KNO3纯品.
假定:①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②各种过滤操作过程中,溶剂的损耗忽略不计.试回答有关问题:
(1)操作Ⅱ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2)若操作Ⅱ中承接滤液的烧杯中不加入蒸馏水,则理论上在操作Ⅲ中可得粗产品的质量m2=
 
g,其中混有NaCl
 
g.为防止NaCl混入,在操作Ⅱ中承接滤液的烧杯中至少应加入蒸馏水
 
g.
(3)操作Ⅲ中采用减压过滤,其优点是
 
.该小组同学所用的装置如图4所示,试写出该装置中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的名称:
 
.若实验过程中发现倒吸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闸北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NH4HCO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所含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O<N<C

B.同周期的三种元素的得电子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O>N>C

C.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少量的NH4HCO3固体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

D.其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ˉ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A. 海底热液研究(图1)处于当今科研的前沿。海底热液活动区域“黑烟囱”的周围常存在FeS、黄铜矿及锌矿等矿物。

(1) Ni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下表,铜的第一电离能(I1)小于锌的第一电离能,而铜的第二电离能(I2)却大于锌的第二电离能,基主要原因是 。

  

电离能/kJ·mol-1

I1

I2

746

1958

906

1733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电负性:N>O>S>C        B. CO2与COS(硫化羰)互为等电子体

C. NH3分子中氮原子采用sp3杂化  D. CO、H2S、HCN都是极性分子

(4) “酸性热液”中大量存在一价阳离子,结构如图2,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5) FeS与NaCl均为离子晶体,晶胞相似,前者熔点为985℃,后者801℃,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FeS晶胞中,与Fe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S2围成的多面体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

B. 制备KNO3晶体的实质是利用结晶和重结晶法对KNO3和NaCl的混合物进行分离。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记录:

 

 

NaNO3

KNO3

NaCl

KCl

10℃

80.5

20.9

35.7

31.0

100℃

175

246

39.1

56.6

查阅资料:文献中查得,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S/g)如下表:

实验方案:

Ⅰ. 溶解:称取29.8g KCl和34.0g NaNO3放入250mL烧杯中,再加入70.0g蒸馏水,加热并搅拌,使固体全部溶解。

Ⅱ. 蒸发结晶:继续加热和搅拌,将溶液蒸发浓缩。在100℃时蒸发掉50.0g 水,维持该温度,在保温漏斗(如图所示)中趁热过滤析出的晶体。得晶体m1g。

Ⅲ. 冷却结晶: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实验时室温为10℃)后,进行减压过滤。得KNO3粗产品m2g。

Ⅳ. 重结晶:将粗产品全部溶于水,制成100℃的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抽滤。得KNO3纯品。

假定:① 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② 各种过滤操作过程中,溶剂的损耗忽略不计。试回答有关问题:

(1) 操作Ⅱ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

(2) 若操作Ⅱ中承接滤液的烧杯中不加入蒸馏水,则理论上在操作Ⅲ中可得粗产品的质量m2=______g,其中混有NaCl______g。为防止NaCl混入,在操作Ⅱ中承接滤液的烧杯中至少应加入蒸馏水______g。

(3) 操作Ⅲ中采用减压过滤,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小组同学所用的装置如右图所示,试写出该装置中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过程中发现倒吸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