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出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其中正确的是(  )
①1L pH=3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足量的镁粉反应,消耗镁粉的质量相等
②pH=10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10-10mol/L
③pH相等的四种溶液:a.CH3COONa、b.C6H5ONa、c.NaHCO3、d.NaOH,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d、b、c、a
④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pH=7,则c(Na+)=2c(SO42-
⑤0.1mol/L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frac{c({H}^{+})}{c(C{H}_{3}COOH)}$比值变大
⑥V1L pH=12的NaOH溶液与V2L pH=2的HA溶液混合,若混合液显中性,则V1≤V2
A.①③④B.②⑤⑥C.③⑤D.③④⑤

分析 ①等物质量的盐酸和醋酸消耗镁的质量相同,而pH=3,则c(CH3COOH)>c(HCl),由此分析解答;
②Na2CO3溶液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CO32-+H2O?HCO3-+OH-,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由自于水的电离,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由此分析解答;
③根据同浓度时的碱性强弱比较;
④根据电荷守恒判断;
⑤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但氢离子浓度减小,醋酸浓度也减小,$\frac{c({H}^{+})}{c(C{H}_{3}COOH)}$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醋酸根离子的浓度,然后分析解答;
⑥如HA为强酸,则V1=V2,如HA为弱酸,HA的浓度较大.

解答 解:①等物质量的盐酸和醋酸消耗镁的质量相同,而pH=3,则c(CH3COOH)>c(HCl),所以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足量镁粉反应,醋酸消耗镁的量大,故错误;
②Na2CO3溶液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CO32-+H2O?HCO3-+OH-,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由自于水的电离,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因为pH=10,所以c(OH-)=$\frac{1{0}^{-14}}{1{0}^{-10}}$=10-4mol/L,所以水电离出的c(H+)为10-4mol/L,故B错误;
③四种盐的水溶液均显碱性,同浓度,碱性强弱顺序为d>b>c>a,故pH相等的四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顺序为d、b、c、a,故正确;
④pH=7,c(H+)=c(OH-),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应存在c(Na+)+c(NH4+)=2c(SO42-),故错误;
⑤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但氢离子浓度减小,醋酸根离子浓度也减小,$\frac{c({H}^{+})}{c(C{H}_{3}COOH)}$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醋酸根离子的浓度,即$\frac{{K}_{a}}{c(C{H}_{3}CO{O}^{-})}$,分母减小,所以比值增大,故正确;
⑥如HA为强酸,则V1=V2,如HA为弱酸,HA的浓度较大,则V1>V2,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以电解质的电离为载体考查了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以及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pH的计算等知识点,注意根据电解质的电离特点结合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用铅蓄电池电解甲、乙电解池中的溶液.已知铅蓄电池的总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电解一段时间后向c极和d极附近分别滴加酚酞试剂,c极附近溶液变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极为阴极
B.放电时铅蓄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O2+4H++SO42-+4e-═PbSO4+2H2O
C.若利用甲池精炼铜,b极应为粗铜
D.若电极材料均为石墨,当析出6.4g Cu时,两池共产生气体3.36L(标准状况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定体积的酸性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若用0.2000mol•L-1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为(  )
A.0.0176B.0.1600C.0.1200D.0.24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实验室需要0.1mol/L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A、C(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B、C、D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的质量为2.0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小于0.1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13.6mL,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15mL量筒最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有四瓶澄清透明的溶液:①MgCl2溶液;②Cu(NO32溶液;③K2SO4溶液;④NaOH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鉴别出来的顺序是(  )
A.④②①③B.①④③②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作为还原剂,已知25.0mL0.0100mol/L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  )
A.S2-B.SC.SO42-D.S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学生为探究钠与CO2的反应,利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PdCl2能被CO还原得到黑色的Pd)

(1)请将如图各装置连接完整(填导气管接口编号,如a、b、c、d等)
c接f,g接d,e接a,b接h,i接、.
(2)装置②制备CO2时具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功能.简述该装置随关随停的原理关闭弹簧夹后反应生成的气体上部压强增大,到达一定程度后可把反应液压回漏斗,使固液分离从而停止反应;
(3)若用稀盐酸与CaCO3反应制备CO2,在加稀盐酸时,发现CaCO3与稀盐酸不能接触,而稀盐酸又不够了,为使反应能顺利进行,可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ABD.
A.NaNO3溶液      B.CCl4C.苯             D.稀硝酸
(4)检查装置气密性并装好药品后,点燃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让CO2充满整个装置,当观察到装置⑤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时才点燃酒精灯.此步操作的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以免空气中O2、H2O干扰实验
(5)反应过程中CO2足量,假如反应过程中有下列两种情况,分别写出两种情况下钠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Ⅰ.装置⑤PdCl2溶液中观察到有黑色沉淀,装置①中固体成分只有一种,且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Na+2CO2$\frac{\underline{\;\;△\;\;}}{\;}$Na2CO3+CO
Ⅱ.装置①中钠的质量为0.46g,充分反应后,装置⑤PdCl2溶液中未观察到黑色沉淀,将装置①中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产生224mL(标准状况)CO2气体,且溶液中还有固体残留.4Na+3CO2$\frac{\underline{\;\;△\;\;}}{\;}$2Na2CO3+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描述分子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物质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一分子该物质能与6分子H2加成
C.最多有18个原子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
D.分子式为C11H6ClF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2015年我国药物化学家屠吆吆因发明抗疟疾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异胡薄荷醇为起始原料是人工合成青蒿素的途径之一(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异胡薄荷醇遇FeCl3溶液显紫色
B.异胡薄荷醇可发生消去反应、加成反应
C.青蒿素分子中含有5个手性碳原子
D.青蒿素在热的酸、碱溶液中均可稳定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