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c2(H+)≠c(H+)•c(A-)+Kw
B.0.1mol•L-1 HA溶液与0.05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2c(H+)+c(HA)═c(A-)+2c(OH-
C.浓度均为0.1mol•L-1的HA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A-)>c(HA)>c(Na+)>c(OH-)>c(H+
D.由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A-)>c(OH-)>c(H+

分析 常温下,0.1mol•Ll-1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3,说明该酸在其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则HA是弱酸,
A.根据HA溶液中的质子守恒进行分析;
B.根据混合液中的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判断;
C.由于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则c(Na+)>c(HA);
D.HA为弱酸,混合液中酸过量,溶液显示酸性,则c(H+)>c(OH-).

解答 解:常温下,0.1mol•Ll-1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3,说明该酸在其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所以是弱酸,
A.根据质子守恒得c(H+)=c(A-)+c(0H-),两边都同乘以c(H+),所以得c2(H+)=c(H+)•c(A+)+KW,故A错误;
B.混合溶液中存在浓度均为0.025 mol•L-l的HA和NaA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c(OH-)+c(A-),根据物料守恒得:2c(Na+)=c(A-)+c(HA),根据质子守恒得c(OH-)=c(H+)+c(HA),所以2c(H+)+c(HA)=c(A-)+2c(OH-),故B正确;
C.浓度均为0.1 mol•L-l的HA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所以所得溶液中:c(Na+)>c(HA),故C错误;
D.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HA为弱酸,则混合液中酸过量,溶液呈酸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A-)>c(Na+),所得溶液中正确的离子浓度大小为:c(A-)>c(Na+)>c(H+)>c(OH-),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质子守恒来分析解答,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氯化铵常用于焊接金属.如:在焊接铜器时用氯化铵除去铜器表面的氧化铜以便焊接,其反应为4CuO+2NH4Cl$\stackrel{△}{→}$3Cu+1CuCl2+1N2↑+4H2O.
①配平此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②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氮(填元素名称),氧化剂是CuO(填化学式).
③反应中若产生0.2mol的气体,则有1.2mol的电子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氧化亚铜是大型水面舰艇防护涂层的重要原料.某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如图研究.
I.Cu2O的制取
资料:
1.氧化亚铜:化学式Cu2O,红色至红褐色结晶或粉末,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可溶于稀盐酸、稀硫酸等,在稀硫酸中歧化为二价铜和铜单质.氧化亚铜在1800℃时分解,在干燥空气中稳定,但在潮湿空气中被慢慢氧化为2.氧化铜.氧化亚铜主要用于制造船底防污漆、杀虫剂…
葡萄糖还原法制备氧化亚铜:将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进行反应,生成氧化亚铜,条件控制不当时会有少量氧化铜生成.
(1)葡萄糖还原法制Cu2O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stackrel{△}{→}$+Cu2O+3H2O.实验室用此方法制取并获得少量Cu2O固体,需要的玻璃仪器除试管、酒精灯、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要漏斗、玻璃棒
Ⅱ.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CuO
方案1:将制得的Cu2O样品溶于足量稀硫酸.
(2)甲同学认为若溶液变蓝,则说明样品中含有CuO杂质.乙同学认为此推理不合理,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解释原因:Cu2O+H2SO4=CuSO4+Cu+H2O.
(3)甲同学通过反思,认为将定性检验改为定量测定便能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CuO杂质,在方案(1)实验基础上急速定量研究,应测量的数据有Cu2O样品的质量、反应后剩余固体(Cu)的质量
方案2:丙同学认为采用如下装置(所加药品均足量)进行实验,通过测定c装置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以及d装置反应前后增重的质量进行计算,从而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氧化铜.

(4)装置a中所加的酸是H2SO4(填化学式),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d装置,m(H2O)测定不准确.
(5)点燃装置c中酒精灯之前需进行的操作是打开K1,关闭K2,通一段时间氢气后验纯,再打开K2,关闭K1
(6)熄灭酒精灯之后,仍需通一段时间气体至硬质玻璃管冷却,原因是防止生成的Cu单质在高温下又被氧气氧化为CuO,导致测定数据不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A、B、C、D、E为五种气态烃,其中A、B、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molC能与2mol溴单质完全加成,生成物质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都有一个溴原子.A与C具有相同的通式,A与H2加成得B,B与相同条件下N2密度相同,D是所有的烃中含碳质量分数最低的,E是D的同系物,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B、E生成CO2的量相同,B与氯化氢反应生成F.请回答:
(1)写出C的结构简式CH2=CH-CH=CH2
(2)B的电子式,A的结构式H-C≡C-H
(3)B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加聚反应;F生成B化学方程式HCl+CH2=CH2→CH3CH2Cl;
反应类型加成反应;
(4)当碳原子数4≤n≤10时,在D、E的同系物中,其一氯化物没有同分异构体,二氯代物有3种
同分异构体的物质是2,2,3,3-四甲基丁烷(写名称).
(5)等质量的A、B、C、D完全燃烧时生成CO2的物质的量 最多乙炔(填物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已知H2CO3的Ka1=4.2×10-7、Ka2=5.6×10-11;HClO的Ka=3.0×10-8,HF的Ka=3.5×10-4
(1)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lO+HCO3-
(2)在饱和氯水中加入NaHCO3,直至溶液的黄绿色褪去,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H++HCO3-=H2O+CO2↑.
(3)常温下,将pH和体积都相同的氢氟酸和次氯酸分别加蒸馏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①曲线Ⅰ为HF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
②取A点的两种酸溶液,中和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HClO体积较小.
(4)25℃时,将0.40mol•L-1 HCN溶液与0.20mol•L-1 NaOH溶液各100mL混合后,测得溶液的pH=a(a>7).则该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CN-)>c(OH-)>c(H+);c(HCN)-c(CN-)=2[10 a-14-10-a]mol•L-1.(假设混合后体积等于两种溶液体积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电解质溶液中插入M、N电极,并连接直流电源进行电解,可以看到两极上均有气泡产生,电解后测定电解质溶液,其H+浓度无变化.符合这些条件的是(  )
A.两个电极均为铁片,M是阴极,电解质溶液是0.4%的NaOH溶液
B.两个电极均为石墨,M是阳极,电解质溶液是0.4%的H2SO4溶液
C.两个电极均为石墨,M是阳极,电解质溶液是0.4%的KOH溶液
D.M是铁片,作阴极,N是石墨,电解质溶液是0.4%的K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已知HF的酸性比HCN的酸性强.现有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NaF和NaCN两种溶液,已知前者溶液中的离子数目为n1,后者溶液中的离子数目为n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n1=n2B.n1>n2C.n1<n2D.C( F-)<C(C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高纯MnCO3是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实验室以MnO2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MnCO3的操作步骤如下.

(1)制备MnSO4溶液:在烧瓶中(装置见图1)加入一定量MnO2和水,搅拌,通入SO2和N2混合气体,反应3h.停止通入O2,继续反应片刻,过滤(已知MnO2+H2SO3═MnSO4+H2O).
①石灰乳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
②反应过程中,为使SO2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SO2和N2比例一定、不改变固液投料的条件下,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控制适当的温度、缓慢通入混合气体.
③若实验中将N2换成空气,测得反应液中Mn2+、SO42-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变化如图2导致溶液中Mn2+、SO42-浓度变化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是Mn2+催化氧气与亚硫酸反应生成硫酸.
(2)制备高纯MnCO3固体:已知MnCO3难溶于水、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开始分解;Mn(OH)2开始沉淀时pH=7.7.请补充由(1)制得的MnSO4溶液制备高纯MnCO3的操作步骤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Ca(OH)2、NaHCO3、Na2CO3、C2H5OH.
①边搅拌边加入Na2CO3,并控制溶液pHpH<7.7;
②过滤,用少量水洗涤2~3次;
③检验SO42-是否被洗涤干净;(实验操作: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稀盐酸,若无沉淀生成,则洗涤干净)
④用少量C2H5OH洗涤;
⑤低于100℃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从明矾[KAl(SO42•12H2O]制备Al、K2SO4和H2SO4的流程如下:

已知:明矾焙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KAl(SO42•12H2O]+3S═2K2SO4+2Al2O3+9SO2↑+48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焙烧明矾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步骤②中,为提高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AC.
A.粉碎固体混合物  B.降低温度      C.不断搅拌 D.缩短浸泡时间
(3)明矾焙烧完全后,从步骤②的滤液中得到K2SO4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4)步骤③电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O3 $\frac{\underline{\;\;\;\;\;冰晶石\;\;\;\;\;}}{970℃电解}$4Al+3O2↑,电解池的电极是用碳素材料做成,电解过程中,阳极材料需要定期更换,原因是:阳极中碳被氧化成CO2(CO).
(5)以Al和NiO(OH)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组成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NiO(OH)转化为Ni(OH)2,则该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是NiO(OH)+H2O+e-═Ni(OH)2+OH-
(6)焙烧a吨明矾(摩尔质量为b g/mol),若SO2 的转化率为96%,可生产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质量为$\frac{a×106g/t}{bg/mol}$×$\frac{9mol}{4mol}$×96%×$\frac{98g/mol}{98%×106g/t}$=$\begin{array}{l}\frac{9mol×98g/mol×96%×a}{4mol×bg/mol×98%}\end{array}$=$\frac{216a}{b}$吨(列出计算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