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为防止在大灾之后疫病流行,全国各地向灾区运送了大量的各种消毒剂、漂白剂等。

(1)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它可由KClO3在H2SO4存在下与SO2反应制得。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过碳酸钠与下列物质均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其中过碳酸钠只发生了氧化反应的是               

         A.MnO2             B.KMnO4溶液         C.稀盐酸      D.Na2SO3溶液

(3)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 → ClO2↑+ H +Cl+H2O(未配平)。

当1 mol HClO2发生分解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是           个.(用NA表示)

(4)有Fe2、NO3、Fe3、NH4、H和H2O六种粒子,分别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ClO3- + SO2==== 2ClO2 + SO42-       (2)  B     (3 ) 0.8NA       (4)  1: 8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0?烟台一模)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为防止在大灾之后疫病流行,全国各地向灾区运送了大量的各种消毒液,如NaClO溶液.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对消毒液次氯酸钠(NaClO)的制备与性质等进行了探究.
甲同学:为制备消毒液,探究并制作了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NaClO溶液)发生器,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
请完成下列问题:若通电时,为使生成的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则电源的a电极名称为
极(填“正”、“负”、“阴”或“阳”),与其相连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e-→H2
2H++2e-→H2
;装置溶液中反应生成NaClO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2OH-═Cl-+ClO-+H2O
Cl2+2OH-═Cl-+ClO-+H2O

乙同学:从某超市中查询到某品牌消毒液包装说明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主要有效成份为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8000-10000mg/L.可用于各类家居用品、餐具、棉织衣物等的消毒,对彩色织物可能有褪色作用.切勿用于丝绸、毛、尼龙、皮革、油漆表面,勿用于铝、铜、碳钢制品.本品须密封,置阴凉暗处保存.
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Ⅰ.阅读材料,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问题
(1)室温条件下,该消毒液(NaClO)溶液的pH
7(填“>”、“<”或“=”),
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lO-+H2O?HClO+OH-
ClO-+H2O?HClO+OH-

(2)该消毒液还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A、D
A、D
(填序号).
A.强氧化性   B.强还原性   C.不稳定性    D.漂白性    E.弱酸性
Ⅱ.确定要研究的问题
该消毒液对碳钢制品的腐蚀原理.
Ⅲ.设计方案,实施探究
(1)用烧杯取少量样品,将一颗光亮的普通碳钢钉放入烧杯,浸泡一段时间.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钢钉表面有红褐色物质生成
钢钉表面有红褐色物质生成

(2)为了进一步探究碳钢钉在该消毒液(NaClO)中的腐蚀原理,丁同学设计了如图2实验装置,写出碳(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ClO-+2e-+H2O→Cl-+2OH-
ClO-+2e-+H2O→Cl-+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解决地震后的防疫问题被列为抗震救灾工作中的大事,用漂白粉消毒饮用水是最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漂白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背景材料:(1)2007年11月26日,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象发布.月球的月壤中含有丰富的3He,月海玄武岩中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和大量的二氧化硅、硫化物等. (2)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强烈地震.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我们知道地球的表层大多是岩石,而大多数岩石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灾区供水设施被破坏,死亡人畜及大量垃圾可造成水源污染,幸存者脱离危险到达安全地点首先是要保障饮水安全,否则将会出现难以控制的流行病.全国各地迅速组成包括饮用水消毒、传染病防治在内的多学科专家医疗队奔赴灾区.若你是他们中的饮用水消毒专家:
(1)请在提供的消毒剂中选择一种你认为最好的带上飞机
 
(填写编号).
消毒剂:①氯气,②漂白精,③二氧化氯气体,④臭氧,⑤过氧化氢水溶液.
(2)请你说明带上它的原因
 

(3)请你用文字或化学方程式说明你所选择的饮用水消毒剂的消毒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大地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为搜救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调用了许多搜救犬.搜

    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

    原因是________.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

    (2)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

    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

    水.

    ①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 

    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________(填操作名称)而实

    现.

    ②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pH和硬度两项.

    测定液体pH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请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入________

    等消毒剂,也可以通过________操作,既杀灭细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

    (3)为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某医疗小分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

    对灾民的居住环境进行消毒.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300 kg,

    需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______kg,配制的主要步骤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