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用玻璃棒蘸取次氯酸钠溶液,点在pH试纸上

试纸最终显蓝色

次氯酸钠溶液显碱性

B

将铜粉加入1.0 mol/L 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0.1 mol/L 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L CuSO4溶液

白色沉淀变为蓝色沉淀

Cu(OH)2的溶解度比Mg(OH)2的小

A. A B. B C. C D.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高二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反应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己知2H2(g)+O2(g)=2H2O(g) △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H=-241.8kJ/mol

②由单质A转化为单质B是一个吸热过程,由此可知单质B比单质A稳定

③X(g)+Y(g) Z(g)+W(s) △H>0,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④己知:

上表数据可以计算出的焓变

⑤ 根据盖斯定律,推知在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或石墨燃烧生成1molCO2固体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A. ①②③ B. ④⑤ C. ④ D. 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一(文科班)下学期第一次教学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上面装置中D装置的作用是为防止__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一(文科班)下学期第一次教学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

A. NaOH B. Mg(OH)2 C. Al(OH)3 D. 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天津市高三毕业班联考(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含氮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2N2(g)+6H2O(g)=4NH3(g)+3O2(g)。已知该反应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N≡N

H-O

N-H

O=O

E/(kJ/mol)

946

463

391

496

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_____kJ/mol。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2与1molO2发生反应如下:

4NO2(g)+O2(g) 2N2O5(g)

①已知在不同温度下测得N2O5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常温下,该反应能逆向自发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扩大容器体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B.恒温恒容,再充入2molNO2和1molO2,再次达到平衡时NO2转化率增大

C.恒温恒容,当容器内的密度不再改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则一定是降低了温度

(3)N2O5是一种新型绿色硝化剂,其制备可以用硼氢化钠燃料电池作电源,采用电解法制备得到N2O5,工作原理如图。则硼氢化钠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1 mol/L 的溶液

X

Y

Z

W

pH

12

2

8.5

4.5

X、Y、Z、W分别是HNO3、NH4NO3、NaOH、NaNO2四种强电解质中的一种。上表是常温下浓度均为0.01 mol/L的X、Y、Z、W溶液的pH。将X、Y、Z各1mol同时溶于水中得到混合溶液,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氮的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Ⅰ:2NO2(g)+ NaCl(s)NaNO3(s)+ ClNO(g) K1

Ⅱ:2NO(g)+ Cl2(g)2ClNO(g) K2

①4NO2(g)+ 2NaCl(s)2NaNO3(s)+ 2NO(g)+Cl2(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用K1、K2表示)

②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NO和0.1molCl2,10min时反应Ⅱ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min),则平衡时NO的转化率α1=___________;其他条件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α2________α1(填“>” “<”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今有一混合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Cl-、Ba2+、CO32-、SO42-、OH-,现取三份各100 mL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每步实验均仅进行完全),根据实验内容填写相应结论:

(1)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68gNH3气体,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

(2)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

综合以上实验,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

(3)第三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原溶液中还一定存在______,可能存在_______(若没有,两空均可不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定质量的铝铁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后产生3.36 L(标准状况下)气体;用同样质量的铝铁合金完全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5.6 L的气体。该合金中铝、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 2∶5 C. 3∶2 D. 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宁夏学益校区高一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Rn+核外电子数为x,则WgRn+离子所含中子数为 (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有机物是有生命的物质

B.有机物只能由动植物体内产生,不能用人工方法合成

C.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

D.在所有的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多数含有氢,其次还含有氧、氮、卤素、硫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